首页 > 资讯 > 新闻 >

从两会美术热词看中国文化发展新动力

2016-03-15 22:38:48 美术报
  春风化雨,人和景明。3月3日,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四次会议隆重开幕,标志着一年一度的“两会盛宴”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行业的代表委员共聚一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献计献策。有关美术的话题更是接踵而至,面对众多的美术界建言,本报记者特别梳理出8个方面的关键词,让我们从广大美术界代表委员们关心的美术热词中,聆听他们对中国美术事业健康发展想出的金点子。

 
  英雄不问出处 为艺术人才搭建广阔舞台
 
  建言人:高云 许钦松 李象群 李翔 吴长江
 
  习总书记主持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1年多来,中国文艺事业开启了从“高原”迈向“高峰”的征程。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文化厅巡视员高云认为,一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关键在于选人用人。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同样取决于如何选人,用什么样的人。为了把真正的文艺领军人才选拔好、任用好,他建议制定《文艺领军人才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专业水平要看“硬通货”,推荐要听取无利益(含感情)关联人的意见,把审美价值取向作为重要条件,并综合比对成长经历进行任用。建立行之有效的选拔任用工作机制,才能选拔任用一批具有先觉、先行、先倡精神的文艺领军人才。
 
  而随着中心城市及一二线城市的经济腾飞,与之相配套的文化生态也随之调整,越来越多的文化人才离开原本土生土长的地区,聚集到核心城市。另一方面,其他非核心城市和区域的文化生态遭遇“沙漠化”,文化人才大量流失。面对文化人才分布不均衡的现状,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文联主席许钦松提议国家应对文化人才的分布进行宏观调控。在文化人才的税收政策、津贴、奖项设置与评选等方面,对在非核心城市工作的文化从业者有一定程度的奖励和政策倾斜,鼓励文化人才更多地到基层去发挥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李象群今年两会的关注点为“高校选拔和录用人才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学历歧视”。他认为就高校当下的选拔和录用教辅人才制度来说,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标准和原则比较困难,因为“学历歧视”是高校选拔和录用教辅人才时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一刀切的高学历要求、双证(学历、学位)要求,将很多有能力的特殊人才挡在了门外。他提议制定特殊人才引进政策,让高校有人才引进自主权,做真正的伯乐,选择高能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翔希望各地画院能多为艺术大学毕业生提供机会。他认为,各地画院是国家的艺术平台,画师聘用应当有循环,“我国每年都有几十万计的美术院校大学生毕业,其中也有画得很好的,画院聘用不应该终身制,有进有出,能让众多的大学生也看到希望。”
 
  另外,对于近几年“海归热”,越来越多在国外留学的中国艺术人才回国,但他们在就业、创作、展览等方面有诸多不适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长江在两会中提议,要为“海归”艺术人才建立相应数据库,建立就业的双向沟通协调系统,扶持他们的艺术创作等。团结和组织“海归”青年美术家,发挥他们在我国对外美术交流中的积极桥梁作用。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了解到当选工程院院士的研究人员陈学庚只有中专学历时,他评价说,“英雄不问出处,谁是英雄,要在‘战场’上见分晓”。我国文化事业正在腾飞的过程中,文艺人才辈出,让他们在广阔的舞台上展现自我,才能更好地为我国文化建设发挥力量。
 
  传播中国好声音 让中国优秀艺术走出去
 
  建言人:许江 汪国新 卢禹舜 蔡群 何水法
 
  为了营造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彰显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我国提出并实施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走出去”战略。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在一定层面上也说明了增强文化的对外传播效果,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中央书画院院长汪国新曾于2015年进行了海外调研。说起此次调研,他在自豪之外,更有诸多感慨。“相比于硬实力,中国的软实力远远跟不上。”他发现,海外许多有关中国题材的作品政治化、脸谱化、丑恶化,艺术上更难以表达中国文化精神。同时他也看到,中国书画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正受到追捧,“这说明不是不能为,实在是我们以前做的太少了。”汪国新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展开,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正当其时,更为迫切。”在今年的提案中,他把题为《让中国艺术精品温暖世界》和《捍卫中华民族精神国土》的提案放在首位,希望国家能更多推动中国艺术走出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认为,中国美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中国美术对外传播中仍存在问题,虽然对外交流的密度和规模空前,但往往“墙外开花墙内香”,国外媒体的宣传力度不够,观众或寥寥无几或以华人为主。他建议,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以课题或工程的方式,整合中外美术研究机构、艺术传播机构和翻译领域的优秀资源,在跨领域、国际团队合作的基础上,综合专业型、传播型和翻译力量,精选、规划有代表性的传播内容。充分了解不同目标区域受众对传播方式的偏好,有重点地进行合理分层设计。加强与西方策展人、出版人、媒体的合作交流。高度重视语言翻译,让西方受众可读、能懂。借助电影、动漫、艺术衍生品等其他艺术传播途径,强化文化符号的传播效果。
 
  对于中国传统的优秀手工艺“走出去”的过程,全国人大代表蔡群谈了切身体会。她在家乡贵州苗寨里开设了一家苗族文化企业,如今生产的苗绣产品销往马来西亚、韩国和美国。但是这些客户都是“偶遇”而来,这种“偶遇”当真可遇不可求。她希望主动把文化“带出去”,然而语言障碍加之没有渠道,遇到了发展瓶颈,使走出去“心有余而力不足”。她建议要改变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整合市场,加大国家层面的各形式常态化平台建设,以国家力量包装、推销传统文化产品。
 
  今年9月,G20峰会将在杭州举行,杭州是“六大古都”之一,传承着历久弥新的历史文脉。全国政协委员、画家何水法为本次峰会能在自己家乡举办感到由衷自豪。他认为“有朋自远方来”,这也是展示优秀中国文化的极好机会,需要牢牢把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认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如绘画、书法、陶瓷、漆器,茶艺等等,在杭州都能找到相当高品质的呈现。中国美术学院的专家、教师正在积极参与G20峰会的准备工作,在政府的带领下成立了许多小组,分别负责峰会住所装潢,器皿、礼品设计等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让灿烂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
 
  传承工匠精神 “非遗”保护引热议
 
  建言人:李延声 朱永新 高云 高培芬
 
  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文化历史的泱泱大国,我国拥有相当丰富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但形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和内在文化基因。近年来,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公布,我国对非遗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问题。
 
  今年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其存在的问题纷纷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画家李延声连续3年提出要增加对非遗传人的财政补助。他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根和魂,而传承人是非遗的主角,是非遗保护的核心和关键。政府在政策扶持方面这几年确实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离社会现实需要还是有很大差距。社会的急遽变化使得非遗被边缘化,成了弱势群体,生存处境堪忧。目前,政府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补助是每人每年1万元,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国家级传承人有1986名,至今年已有259位离世。我国有13亿人口,国家级传承人人数不到2000名,他们是为数极少的‘国宝’,为何不能增加些保护经费的投入、扶持呢?”。于是,李延声同几位委员商议,建议将补助增加至3万元。这一提案得到了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的响应:“非遗保护说到底是对非遗传承人的抢救和保护。”非遗传承人的生存发展环境亟待改善。
 
  除此之外,一些议案和提案还将焦点放在了制度层面。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文化厅巡视员高云提议把非遗保护并入文物保护体系,并将文物局改为文化遗产局。他认为这是一种与国际接轨的行为。事实上,遗产是国际通行的概念,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混合遗产以及文化景观4类。其中文化遗产中就包含了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而将非遗保护纳入文物保护体系,既是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基因,又有利于集约性发展;既解决了非遗保护机构的设置问题,又有利于将两种形态的文化遗产统筹保护、全面展示和协调利用。利用文物部门现有人员与系统,通过人力物力的有效配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进行最大化的覆盖性保护和利用。
 
  全国政协委员、诸城派古琴传承人高培芬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传承是最好的保护”。她提出,应将优秀的“非遗”项目列入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体系中,让孩子从小就接受“非遗”的熏陶。与此同时,文化主管部门应加大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力度,从制度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尽一份力量。朱永新则建议探索“团体传承制度”。同时,为防止“人走技失”,在关注传承人健康的前提下,应尽快组织力量用口述历史、原生态记录、制作全程影像的方式,全面保存非遗项目的完整影像资料,力求达到根据影像资料可以复原非遗项目的要求。保护“非遗”艺人,继承“非遗”技艺,也是对大国“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润物细无声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社会化
 
  建言人:吴为山 王书平 徐利明
 
  在过去的几年间,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的总数不断上升,“乡村艺术公开课”、“艺术家扎根基层写生采风”等活动广泛展开,公众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成倍增长,一些较发达省市甚至实现了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但目前也存有遗憾,这些公共文化服务远没有实现均等化、社会化,城乡、区域及不同群体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文化观念滞后、文化产品匮乏、文化生活枯燥。如何实现“一碗水端平”,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和魅力,成为了此次两会美术界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我们应当重视文化扶贫工作,认真贯彻习总书记“精准扶贫”的要求,针对贫困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以及多民族杂居、少数民族聚居的现实状况,利用现代文化和“非遗”等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发展的创新模式;构建公共文化体系、组织文化扶贫志愿者、培养当地文化工作者、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素质和观念;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贫困地区延伸,用优秀的各类文艺作品去满足贫困地区的文化需求,发挥其强大的教化作用和引领功能;还要办实事,求实效,让美术馆里的国宝活化起来,真正实现国家艺术典藏为全民共享。
 
  作为一名长期深入基层的美术工作者,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美协主席王书平特别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迄今为止,王书平已在天津市北辰区双街村“扎根”11年。这11年来,他与当地的居民都成了好朋友,并且义务为当地农民朋友讲授美术知识,为他们的绘画创作进行美术辅导。因此,他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着直接的感受。王书平谈道,新农村不仅要自然环境美,而且人更要美。美丽乡村的建设是全方位的,这要求我们在加强乡村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基层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徐利明则认为,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国家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他建议以法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法规体系、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考核评估标准。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具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只有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社会化,让所有人都受到文化的“教化”,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和观念。
 
  重拾毛笔写好汉字
 
  传统艺术教育从娃娃抓起
 
  建言人:许江 袁熙坤 徐利明 苏士澍 陈振濂 唐勇力
 
  “书法”一词在多年“两会”上持续“发热”。早在2011年,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已提出要将“中小学生必须用毛笔书写汉字”的问题提上日程。依据2013年初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当年春季开始将书法课列为中小学的必修课。
 
  今年两会,关于“书法课程进校园”的议题仍然受到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袁熙坤认为“汉字书写要从娃娃抓起”已是当务之急。他说,“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现代社会中,我们对于电子产品依赖太重了,以至于很多人提笔忘字儿。然而现在的孩子不要说用软笔写字,恐怕连硬笔都快不会用了。”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徐利明对中小学书法课程的实施,根据亲身见闻提出几点担忧:书法专业老师少、教材良莠不齐、课程缺少量化标准、硬件配套不完善。
 
  可见汉字书写及书法艺术的教育普及,需要教学典型的带动,也需要相关教师团队的建立,理论研究、精品课程的开发等多方面联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建议,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程,需要编写相应的教材。由中国书协牵头开展书法理论研究、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开发书法课程资源和开展中小学书法实践活动,进一步发挥中国书协在全面实施中小学书法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效全面落实。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在本次两会中又一次带去了关于“汉字传承”的议案,这是他自2013年开始,第4次在两会议案中提出关注汉字文化。他认为,笔画是汉字的根基,在小学启蒙教育阶段应安排学生通过书写简单汉字,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地领略汉字书写之韵与形态、笔顺、空间之美。
 
  对于书法的教育和普及,中国美术学院正在做出尝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谈到,中国美院一直关注传统文脉延续,强调诗意的生活,学校希望以后给每个新生都发毛笔和字帖,倡议学生书写毛笔字,了解中国字和中国精神的内涵,拥有中国的诗意。
 
  在代表委员呼吁关注书法教育的同时,也有代表委员希望在教育中关注更多的传统文化。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院院长唐勇力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一直都存在,鲜有大众甚至是学艺术的人能够真正看得懂中国画,更不用说拿起毛笔画中国画。” 他建议大、中、小学都应设立中国画的欣赏课或绘画课。
 
  馆藏出深闺
 
  让博物馆、美术馆的藏品“活”起来
 
  建言人:何水法 吴为山 单霁翔
 
  对于任何一座博物馆、美术馆而言,藏品都是其一切业务工作开展的核心。可以这么说,没有了藏品,博物馆、美术馆就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是对于现在的国内博物馆界来说,又似乎太把藏品“当一回事”了,藏着掖着,唯恐见了光。相当一部分藏品不但长期不换,有时还代之以复制品展示。长此以往,观众渐渐失去了再次参观的动力。对于美术从业者和爱好者而言,由于不能够直接接触馆藏的艺术精品,也缺少了一条重要的学习途径。因此,近些年来,让博物馆、美术馆的藏品“活”起来的呼声越来越高,毕竟世界如此美好,也该让它们出来“透透气”。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画家何水法就为藏品“代了一次言”。近几年何水法走遍了世界各地重要的博物馆和美术馆,逐渐地发现,“在西方的博物馆里,除了常设的经典作品外,各类专题展也层出不穷,观众可以看到馆里所藏的各类珍品。而在国内,很多博物馆的展品长期不换,渐渐让观众失去了再次前往的兴趣。”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已经在推出馆藏特展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对一些受赠作品的推广展示并不热衷,常常“只藏而不展”。基于此,何水法提出了一条新的建议,即建立美术馆、博物馆受赠作品展示推广制度,让民众捐赠的作品多与民众见面。
 
  让博物馆、美术馆藏品“活”起来,不仅可以让专业人士、美术爱好者受益,还可以起到“文化扶贫”的效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目前全国300多家国有美术馆中有近60万件藏品。如果将这些藏品有计划地进行展示传播,让偏远地区的人们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另外,也可以借助相关文化衍生品让藏品“走出来,进万家”。近两年来,故宫博物院在文化产品上可谓动静颇多,打出“来自故宫的礼物”这一概念,广受好评。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说,这几年故宫加大了对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但是媒体宣传得比较多的就是我们的‘萌萌哒’的系列,其实‘萌萌哒’系列大约只占总量的5%。”故宫今后会组建专家团队发现适合做成文创产品的藏品,着重于增强实用性、趣味性,结合人们的需求和兴趣点,设计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单霁翔打算,让故宫文创商店变为文创馆,即便是产品,也要先介绍它取材于故宫什么元素、研发过程和材料,“喜欢的人可以把它带走,不喜欢的人也能感受到文化。”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