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阅读让我对梦想怀抱希冀”

2017-02-23 10:01:08 

宋芊钰在专注地阅读。


  □本报记者 樊国安 文/摄


  “能写出3部小说,与我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有很大关系,截至现在,我已读了500多部中外名著,可以说,是阅读成就了我的写作。”这是刚刚获得天津市十佳读书少年称号的宋芊钰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讲的一句话。


  喜欢捧本书静享时光


  宋芊钰的妈妈王凌雪介绍了女儿的“阅读”史。


  也许是耳濡目染,宋芊钰从小就是个爱书的宝宝。她两三岁时,总缠着妈妈给她讲故事,有时临睡前一听就是一个多小时,大人经常口干舌燥,甚至嗓子都念哑了,再看孩子,眼睛依旧瞪得溜圆,不断地催促:妈妈讲,妈妈快讲!就这样,在还不认字的时候,小芊钰就听完了《汤姆索亚历险记》《鲁滨逊漂流记》《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水孩子》等。


  宋芊钰上了小学后,王凌雪和爱人宋行军没有逼着她上这样那样的辅导班,而是经常带她去逛书店。娘俩最快乐的事就是一人选一摞书,欢天喜地抱回家。后来,宋芊钰把适合她年龄段的中外名著基本看完了,还缠着大人要书看,王凌雪开始试着向她推荐《巴黎圣母院》《简·爱》《飘》《红与黑》《苔丝》等大部头的书,没想到孩子竟然看得津津有味。《简·爱》不知看了多少遍,还经常和大人们探讨里面的人物、情节及她的感受。宋芊钰上小学五年级时,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考核”她阅读文学名著的记忆力,她竟能把书中主人公的大段对话背出来。宋行军说:“有一天我听到她看书哭出了声,一问才知道她在阅读《红楼梦》,因为同情林黛玉的遭遇而落泪。”


  宋芊钰说:“我最喜欢的作家是鲁迅,最爱读的是《祝福》,这篇小说开头的一段话就把我的心灵震撼了……我希望自己将来能像鲁迅那样讲真话,虽然时代变了,但我要认真观察那些不引人注目但引人深思的现象。”


  浸润在书香家庭


  宋芊钰8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作文和诗歌,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她在语文老师郑荣娜的鼓励下尝试写作童话。2013年3月,第一部小说《最后一只寒冰兔》由华侨出版社出版。2013年10月,第二部小说《猫与少女》由新蕾出版社出版,著名作家金波评论说:“这是一部关于成长和友谊的幻想小说。这个主题具有亲和力和启示性,可以培养小读者从小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小作者充分调动自己诡奇缤纷的幻想智慧,使故事一波三折,情节跌宕起伏,从头至尾非常好看。”


  2014年小学毕业时,宋芊钰被评为第十二届全国十佳小作家,成为获奖年龄最小的人。2014年12月,第三部12万字的小说《路口》完稿。2015年7月,第四部10万字的小说《失语的飞鱼》完稿,2016年7月该书出版。


  王凌雪说,常有朋友问我:你孩子的写作为什么那么好?我笑答:没什么秘诀,孩子只是喜欢看书而已。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宋芊钰的爸爸原是一名新闻通讯员,依靠刻苦读书,自学成才成为一名报社的资深编辑。宋芊钰的妈妈从小爱读书,三口之家去年入选全国第二届书香家庭。


  带动小伙伴阅读


  为了让更多的小伙伴爱上阅读,宋芊钰先后到天津市的11所中小学校介绍阅读体会。宋行军也为28所学校的家长作了主题为“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基”的讲座。


  在郑荣娜看来,宋芊钰脸上总挂着恬静的微笑,每篇课文出自她的口中就有了生命和色彩;她热衷朗诵也带动了一大片同学,班里出现了朗读热。同学李子涵说:“她总是早早写完作业,留出时间读书。”


  宋行军说:“令我们深感自豪的是,女儿在第一部小说写作期间,学习丝毫没有受影响,期末考试,语文和英语分别考了班级第一名和第二名;小升初的考试压力非常大,女儿依旧没有放弃阅读和写作。有时看到孩子学习太累了,我们夫妻俩就劝她暂时把读书写作放一放,可女儿却认为那对她来说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更是一种放松。”


  尚带着稚气的宋芊钰对记者说:“我曾枕书待旦到凌晨5点,在无比寂静的夜里因为一个稍纵即逝的灵感翻身而起,提笔伏案,放下书本看看窗外,只有我孤灯长明。我曾经问过自己,究竟是怎样的执念使我这般痴狂下去?后来我发现,这世界上总有一些努力着的人,他们如我一般的年轻,如我一般对梦想怀抱希冀。”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