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詹凌萍家庭:全家共读 其乐融融

2017-02-26 08:06:17 
  □本报记者 张福财


  詹凌萍家有一项不成文的规矩,每天晚上吃完饭后,一家三口就会各捧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坐在客厅细细品读,沉浸其中。每逢读到精彩的地方,三人便聚到一处,一起探讨和分享这些精彩的段落或词句,感受书带来的乐趣。


  詹凌萍说,自从儿子庄伟涛还在念幼儿园的时候,家里就有了这样的习惯,每天至少要保证30分钟的阅读时间。如今,庄伟涛已经在读高一,不管是周末还是假期,全家的阅读习惯依然这样雷打不动地坚持着。詹凌萍称呼这段晚饭后的阅读时间为“30分钟亲子共读”。她说:“全家共读,其乐融融。阅读在帮助家庭制造共同话题的同时,也增强了家庭的和谐气氛,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幸福的时光。”


  作为一位母亲,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方面,詹凌萍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经验。她说,在儿子3岁的时候,自己和丈夫就订阅了《幼儿画报》,也买了各种绘本、童话故事书和儿歌VCD等,还常常陪着孩子去书店,通过书店、图书馆的环境让他感受读书的气氛,培养他的阅读兴趣。等到孩子上幼儿园之后,詹凌萍又开始有意识地引导他学习查字典,提高他的读书识字能力。


  从那时开始,当同龄孩子还在听家长读童话故事的时候,6岁的庄伟涛便学会了独立借助字典读书,床头更是堆满了各类童书。大量的阅读,使庄伟涛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庄凌萍说,阅读赋予了儿子很多知识和道理,让他从一个懵然无知的幼儿,变成一个对世界有初步了解、开始懂得思考的中学生,这让她觉得十分欣慰。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一直是詹凌萍谨遵的工作信条。从教近20年来,她常常利用闲暇时间研读各类图书,参加各类读书活动。此外,詹凌萍还撰写了一些读书心得及相关的教学论文、随笔等。她说:“教师要想做到给学生一杯水,必须要自己先有一桶水,甚至是大海。”


  詹凌萍就职的福建省福州市东升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弥补书源的不足,詹凌萍动员学生把个人图书暂存到班里,集中放置在图书角,让图书角成为班级阅读的“主阵地”。这样一来,学生们的阅读资源在原来只有一本书的情况下,一下子增加到50多本,大大提升了班级的阅读氛围。除此之外,詹凌萍还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我是故事大王”、“我是读书小能手”、读书摘抄等活动,让“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观念深入孩子们的思想中。


  詹凌萍的丈夫庄晓东是一名上市公司高管,主要负责公司的药品研发工作。每天下班后,庄晓东会阅读大量有关药学方面的书,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除了专业书,其他书也不落下。最近,《三体》成了他的最爱,读到有趣的部分,庄晓东还会有意识地与妻子、儿子进行互动,用通俗的语言向他们讲解一些“黑暗森林”“水滴”等比较烧脑的天文物理知识。


  对于詹凌萍来说,虽然在平时工作之余还要做一些家务,但每天的阅读时间并不少,各种零散的闲暇时间都能被她“征用”到读书上。有时候,读到一些令她爱不释手的好书,还会一边做饭一边看书,以至于一道菜出锅后,味道总有那么一点“不对劲”。“我们全家一起共同阅读,共同上书店、图书室,把参加读书活动当作一种快乐,同时带动周围的同事、同学、好友一起阅读。”詹凌萍说。

  

詹凌萍展示自家的书房。詹凌萍 供图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