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告诉读者那些不知道的

2017-02-28 09:16:28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文系教授 韩毓海

    但丁说过,对于作者来说,博学深思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单纯依赖思考,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只有通过讲述、文笔、画笔、凿子等把它们表现出来,思想与知识才能成为科学。这就是文艺复兴时代对于科学的定义。

    马克思和毛泽东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他们也是旷古未见的伟大思想家,力图在很短的篇幅里,把我心中的马克思和毛泽东,把他们的伟大思想,清晰、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而且能为今天的青少年,以及国外的读者所接受、所喜爱,是我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想,读者们所要知道的,总是那些他们所不知道的问题,如果一本书不能给大家带来震惊、带来惊奇般的收获,告诉大家一些所不知道的,并挑战那些大家自以为已知的“常识”,那么,大家为什么要读书呢?

    我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开始写作《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

    比如,一般的读者也许知道马克思出身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马克思有一半荷兰血统,更很少有人知道,马克思的姨妈索菲亚和姨夫列奥·飞利浦联手创办了著名的荷兰飞利浦公司。而当读者们知道了这些之后,他们就会想问:如此典型的富二代马克思,为什么会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呢?而这就与马克思对于幸福的理解有关,与19世纪欧洲教育对于幸福与享乐的区分有关了,马克思同时代的天才,英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曾经说过,追求享乐不过是动物的本能,而努力把个人幸福与大家的幸福协调起来,这却是人生的意义,实际上,这就是马克思在17岁时写的著名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所阐释的主题。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我认为,这就是一名真正的读者的态度,也是一个合格的作者的写作态度,正是基于对这一态度的推崇,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建议我采用问答的方式来结构《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毛泽东》。在写作过程中,我和出版社一致认为:成败之关键,一在于问题的提出和选择;二在于能否做到以精炼、生动的回答,以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点亮伟人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巨大活力。所以,正如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亚当娜读了《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毛泽东》,有这样的感慨:“我曾在上世纪60年代经历过反战运动,我认为我很了解毛泽东以及中国革命。事实是我错了。这是信息量巨大且非常有趣的一本有关当年恢宏历史的著作。”我想说的是,两本书中的每一个段落都蕴含着许许多多的书,所以,每在两千字以内回答完一个问题,我就仿佛闯过了一个大关。

    当然,这种写法是很不容易的,而这种方式之所以被推崇、被选择,不仅是因为恩格斯在最初起草《共产党宣言》时也采用了这种方法,而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可以直面读者最关心的问题,尤其适合于开发青少年的求知欲。

    (作者系“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2015年度入选图书《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2016年度入选图书《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毛泽东》作者)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