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集团总编辑 洪勇刚
此次,中信出版集团《一个国家的起飞》《没眼人》《小家,越住越大》3本书入选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可以说,3本书从不同侧面记录、展示了当下社会人们关注讨论的热点。
《一个国家的起飞》讲述的是一个严肃甚至略显沉重的话题:中国商用飞机产业真实的突围之战。从立项到研制,再到试验、试飞、适航取证和交付首家用户整整15年,这其中曲折复杂的论证决策,充满艰辛的设计制造过程,都被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中校记者、航空领域专家刘济美女士凝诸笔端。
《没眼人》讲的是太行山区的10多位盲人,他们在太行山卖唱,行走于茫茫大山,服务于百姓的婚丧嫁娶。本书作者亚妮是浙江卫视主持人,同时她也是国家一级导演,为了不让没眼人的故事消失在历史中,她几乎倾尽全部家产。而《没眼人》这本书是亚妮10余年辛勤奔波的图文记录,没眼人的故事和亚妮的经历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小家,越住越大》是一本图文书,作者逯薇作为万科住宅设计师,在室内设计领域拥有10余年的从业经验。本书直击现代都市白领人群的居住痛点,提供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
从2011年至今的6年之内,中信出版社已经有16种优秀图书入选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名单,覆盖文化、文学、少儿和科普生活四大类。这些好书的推出离不开国内出版大环境的不断繁荣,国家层面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也离不开中信出版的精准的出版定位与坚持不懈推进业务机制创新。
第一,精准的出版定位。
首先,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出版引导功能,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其次,以精品图书、主题出版为引领,从政治高度、思想高度提升作品立意,追求作品的原创性、专业性、艺术性、可读性。
再次,准确把握社会趋势和读者需求,力求每一部作品能够给大众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最后,追求选题内容和形式创新,用符合时代精神气质和发展趋势的精品力作引领社会。
第二,坚持不懈推进业务机制创新。
首先,跟踪国内外思想潮流、科技前沿、社会舆情、市场动态,聘请专家、顾问、书探提供趋势报告和选题线索,提升选题策划的前瞻性和引领性。
其次,完善图书质量评测体系,提升社会效益在考核中的权重,对学术、专业等专业分社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再次,建立出版人内部“举手”制,赋予分社负责人更多的经营自主权,鼓励设立子品牌,形成鲜明的出版特色,储备优秀的创作人才和国内原创作品。
最后,不断开拓新的市场渠道,基于互联网时代带来的用户和场景的变革,整合实体书店、网上书店与第三方平台(如罗辑思维、樊登读书会、吴晓波频道)业务,实现产品运营、品牌运营和用户运营并举,为读者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体现出版社的价值增值能力。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