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现有各类书店8000余家,大大小小、面向不同读者群的读书会近3万个,“书香上海”等68个微信公众号建立的“上海阅读文化推广新媒体联盟”覆盖粉丝数量超过200万……阅读已渗入上海城市“细胞”,逛书店、听讲座、参加读书会活动,已悄然成为上海市民休闲的一种方式,而这一切背后的主要推手便是上海市新闻出版局。
2012年,实体书店一度面临关张寒潮。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扶持全市实体书店发展政策,通过资助和补贴、贷款贴息、奖励等方式,对百余家各类实体书店予以资助扶持。
“非常高兴,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之下,上海实体书店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态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彭卫国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彭卫国介绍,最近几年,国内知名品牌实体书店几乎都已在上海开设门店,而且有加速新增门店的趋势;上海也涌现出了诸如钟书阁、大隐书局、半层书店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品牌书店。针对校园周边书店网点建设的空白点,今年上海市局着意加强引导,同济、财大、华师大等高校出版社以及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已有建设校园书店的计划。
农家书屋建设也始终是市局关注的重点。由市局组织实施的“农家书香五个一百”工程,即每年向农家书屋推荐100种重点图书,组织100场科技文化讲座,评选100篇“农家书香”征文优秀作品结集出版,评选100名农家书屋优秀管理员,建立100名出版社青年编辑组成的“文化导读”志愿者队伍,也很好地发挥了农家书屋的作用,让阅读走进乡村和农家。
上海每年都发布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引领城市阅读风尚。举办了13年的上海书展无疑是把市民阅读推向高潮的重要平台。然而,如何推进全民阅读常态化?2014年,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与上海市作协联手创办了“思南读书会”;随后,与上海解放日报社联手推出了“解放书单”。
彭卫国说,这些政府行为起到的是一个引领示范导向的作用。在思南读书会之后,上观读书会、知本读书会、望道讲读会,等等,上海涌现出了近3万家读书会。通过一个品牌读书会的建设,引领了全市读书会的兴起和发展。解放书单则坚守了一个阅读品质的导向。此外,运用新媒体开展阅读推广。市局创设“书香上海”微博,联合上海发布、乐游上海、上海静安、上海人民出版社等68个微信公众号,建立“上海阅读文化推广新媒体联盟”,加入到阅读推广阵容,使好书信息和荐书、导读活动得以广泛传播。
推动阅读的基础是有好书。上海从来不乏学术精品的出版,然而,大众精品出版却是短板。“这些年我们不断强调注重大众普及读物的出版,提出出版惠民,一些出版社也已经做出了创新尝试。”彭卫国介绍,中国福利会出版社为中老年读者量身打造了“大字版”图书,为中老年读者提供有趣、丰富、多元的阅读新天地;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了好读、便携的“口袋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开辟了中国传统文化新绘本,等等,都是满足市民日趋多样需求的创新尝试。
彭卫国坦言,创新供给往往知易行难。不像学术精品出版,政府给力的支点还没有完全找到。不过,今年起上海新闻出版专项资金将增设若干小项目,支持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创新尝试,希望跟各出版单位携手推进,满足读者需求,补上上海大众出版精品的短板。
另据了解,上海已完成《上海市促进全民阅读立法研究报告》,形成了《上海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建议稿,并申报2017年度市人大立法项目。作为上海的全民阅读法规,将要出台的《上海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在进一步优化阅读资源配置、促进基本阅读权利保障的均等化、调动社会力量促进全民阅读等方面将作出明确指导,促进上海全民阅读更好发展。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