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湖南:实践“氛围阅读”

2017-04-23 09:04:38 网络
  □本报记者 刘蓓蓓


  今年世界读书日临近,湖南的全民阅读气氛越发浓郁。“书香湖南”全民阅读公益广告宣传片随处可见;世界读书日当天,全民阅读倡议书及市州城市阅读指数将发布;4月24日,“鱼书计划”启动式暨中国高铁首次图书漂流首发式将在长沙高铁南站举行……


  在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朱建纲看来,湖南的全民阅读规划涵盖阅读理念、阅读内容、阅读空间、阅读形式4个层面,形成有机整体,其核心就是在政府引导下建设湖南省全民阅读生态圈。


  湖南省全民阅读工作以前的重点是号召大家自发养成阅读习惯,现在湖南省实践的方向是“氛围阅读”,即通过“全媒体”来营造一个全民阅读的整体氛围,让每一个人都受到感染。“通过不断增加受感染的被动阅读型读者的数量,由‘量’汇聚成‘势’。”朱建纲如此强调。


  建立常态化的荐书机制是营造氛围的重点之一。在每年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期间,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向读者分类推荐100种左右的优秀图书。2014年起,由省委宣传部牵头形成湘版好书推荐机制,每月在媒体公布5本湘版好书和书评,通过网络投票评出年度最受欢迎的湘版好书榜,扩大社会影响。此外,还搭建全媒介宣传平台,依托省内强势媒体全方位展示社会各界的读书风貌。


  全民阅读当然要把群众吸引进来,为此,湖南各地策划了多种接地气的方式,成效颇丰。2013年以来郴州永兴县建设“免费休闲读书吧”500个,郴州市建设“漂流读书吧”50个,实现了郴州市民“马路边,喝咖啡,读好书”的梦想。株洲市在全国首创的“E线送书”新阅读模式,读者在当当网上看中的书,将链接发给图书馆审核,由图书馆买单直接寄给读者,读者不出门就能收到自己想看的书,享受图书馆的服务。


  湖南省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与拓展,以构建公共图书馆、社区阅览室、农家书屋、书店等多维度立体公共阅读空间为核心。朱建纲告诉记者,政府在引导、规划和资源平衡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农家书屋在功能上不断延伸,创造了如新晃县的“书生管书屋”、长沙县的“星级管理”、浏阳市的“农家书屋协会”等经验。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不断拓展。比如长沙市图书馆引入社会力量,将阅读空间与创客空间合并,读者在图书馆学习知识、思考联想与创新创业有机联系在一起,使得图书馆由单一阅读空间变身为多元文化空间。长沙、株洲等市建立了24小时街区智能自助图书馆和地铁自助借阅机,为市民提供全天24小时的借阅便利服务。


  对于实体书店扶持力度也在加大。2015年,长沙市政府颁布了《长沙市实体书店扶持办法》,落户长沙的全国连锁书店和长沙本土独立书店都得到了实际的资金支持,全省出现了实体书店大面积复苏的好现象。校园书店、流动书店、24小时书店等新型网点迅速发展,尤其是校园书店从试点到推广已经发展了近200家。


  由湖南卫视组织的365小时读书接力和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交通频道组织的诗意湖南朗读春天活动,无论从参与人数还是影响面来看,都可称得上是全民阅读“现象级”事件。朱建纲认为,这一切,都得益于政府鼓励创新平台,打造社会多元阅读形式。


  今年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与湖南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了“书香湖南 品读大师——毕加索与达利艺术真迹展”,吸引了大批爱好者走进展厅,阅读艺术、品味生活,是阅读内容与形式上的一次创新。同时,湖南省还利用公共文化设施打造全民阅读大讲堂,邀请著名作家、学者担任阅读推广人,营造共读的氛围。


  “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一点一滴把全民阅读服务落到实处,相信有一天,全社会热爱阅读、享受阅读的氛围一定能够形成。”朱建纲如此表示。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