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让思想光芒照得更远

2017-05-14 08:01:13 网络






从宏伟蓝图到美好现实

□本报记者 李婧璇

    历史如同一条永不断流的长河,点滴之水终将汇聚成长河,每一个颇具意义的节点或事件,也将成为影响历史发展走向的关键节点。

    3年多来,“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发展为世界强音,从宏伟蓝图转化为现实成果。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与其他国家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大家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密切交流合作。

    继《“一带一路”年度报告:从愿景到行动(2016)》后,今年商务印书馆又推出《“一带一路”年度报告:行者智见(2017)》。如果说,2016年的报告重在“以理服人”,那么,2017年的报告则重在“以例服人”。报告直观有效地反映了中国城市和企业在“一带一路”实践过程中的各类成功案例,进而生动昭示“一带一路”可预期、可推广的美好未来。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总战略,不仅需要战略、规划和项目对接,更需要智慧对接。”《“一带一路”年度报告》主编、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赵磊表示,《“一带一路”年度报告》是要创造这一伟大事业的文化条件,打造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通过鲜活的丝路实践,夯实具有舒适度、获得感的案例库,最终助益“通心工程”。

    曾经的驼铃声声到如今奏响的“一带一路”新序曲,历史在时间的交替中不断前行。历史既由当下书写,也由当下反观。反观则意味着我们站在此刻的时间节点,回望曾经某个关键节点,推导出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偶然。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著《万历十五年》的不断再版畅销,创造了历史著作书写的另一种尝试和典范。

    黄仁宇截取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的历史瞬间,以万历皇帝、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文官海瑞、武将戚继光、思想家李贽等典型性人物的个人悲剧折射出历史残酷的同时,更以冷峻的笔法从各个角度深入细致地再现了历史,该书成为近期老书新读的一大热点。

    金一南继《苦难辉煌》畅销300万册后,沉淀8年,再推新作——《胜者思维》。该书是金一南以“胜者”为出发点,结合历史大格局,所研究得出最终制胜新理念的文章合集。在《胜者思维》中,金一南以极其广阔的视野、一以贯之的犀利文笔、磅礴的气势,生动客观地阐述了领导者应当具备的各种能力,破解当今世界制胜之道。

谛听时代变革潮声

□本报记者 李明远

    传统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创新领域新作是近年经管图书领域的两个热门方向。优秀的经管图书需要把握时代脉动,从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推动新发展。本月的优秀畅销书总榜中入选的《增长的革命》《智能革命》都是这样的经管好书,它们没有局限于记录与梳理,而是积极探寻发展规律,寻求未来走向。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迎来调整结构、技术创新的窗口期。岳文厚、白津夫等在《增长的革命》中写道,新经济拉开了增长革命的序幕,创新和人才是搭上新经济快车最有效的通行证。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序言中提出,《增长的革命》尝试着解答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才资本的提高这一课题,通过对经济增长相关要素的摸底分析,形成人才要素的增长路线图。这是一个全新研究方向,具有一定开拓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增长的革命》提出,新一轮增长革命将带来全球创新势力的洗牌,未来创新的趋向将放大每个个体的长处,重新塑造和发现更好的自己。落实到具体创新领域,人工智能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发展方向。今年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智能革命》一书策划者、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看来,这充分说明,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政府与企业界的共识正在达成,其意义堪比“互联网”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无疑将加速智能革命的进程。

    《智能革命》由百度公司用一年时间编写,涵盖了李彦宏、陆奇等百度管理层及科学家团队,对人工智能这一前沿领域的思考。书中关于已经落地或正在研究的应用等相关内容的介绍,让其在同类书中脱颖而出。该书责任编辑寇艺明表示,全书既从硬件集群、计算能力、大数据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智能化的基本标准,也结合百度公司的实际成果、规划战略,从无人驾驶、智能金融、百度大脑、智能生活等多个维度,描绘即将到来的智能社会。

    可贵的是,作为一本面向大众、具有一定科学普及意义的图书,这本书也穿上了人工智能的“外衣”。一件外衣是书中深度运用了增强现实(AR)技术。例如,封面的AR特效契合了蓝色电子芯片圆圈,电子舱门打开时就像打开了未来世界的大门。拉近观看图书能透过这个圆圈看到浩瀚的宇宙,就好像将整本书打穿了一般。像这样与AR技术结合的地方全书共10处。

    另一件外衣是书中有一篇序言是由“百度大脑”撰写的。“不可预测的天地,良夜之后你又会在哪里。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天上的云儿飘来飘去,醒来之后何时是归期。我要看到未来的自己。”这篇序言保留了机器人写作的原汁原味,会显现出一些粗拙,但更能体现出对人类情感的模拟,具有不同于人的神秘。

    人工智能早已渗透进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如今融入出版领域的创新中,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也能让人们在谛听时代变革的潮声中,获得更生动丰富的阅读体验。

倾注浓郁人文关怀

□本报见习记者 张君成

    在本次总榜的文学榜单,再次看到刘慈欣这个熟悉的名字。《信使》集结了刘慈欣经典代表作品。整本书集中地讲了一大批科学怪人,在技术情怀中渗透了浓浓的理想主义。小说中所有痴迷于物理学量子力学电子世界的技术狂热者们无一不反复地扭曲、折叠、延展时空,并在由此产生的蛀洞中来回穿越。

    和他以往的作品一样,刘慈欣将人性关怀融入到作品之中,对于人性的关注要超越对科幻细节的描述。比如小说中对于时间的维度展现以及宇宙形象的包含着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也传递出一个更为崇高的理念。有趣的故事通过科幻的想象力,连接起了科学与人文的两端。正如书中第一个故事《信使》一样,时空的跃迁历程暖心令人感动,突出了人类是有未来的主题,人性光辉展现得淋漓尽致。

    和《信使》完全相反,老舍的经典作品《我这一辈子》,则是一个实打实的现实主义题材。在《朗读者》节目中,濮存昕对老舍作品的朗读,使得一大批读者又重新领略这位人民艺术家作品的魅力。《我这一辈子》精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等中短篇小说名篇,以及《济南的冬天》《想北平》《大明湖之春》等散文名篇,更贯穿着老舍先生一贯的幽默风格。不久前,老舍读书会在北京成立,读书会从“经典”“传承”“京味”入手,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近老舍、重读老舍,感受他的幽默与睿智。

    本月上榜的另一部作品《地下铁道》,在现实主义基础上添加了一些虚幻色彩,比如书中存在的“地下铁道”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只是帮助当时黑奴获得自由的一个网络。然而小说则是将其具象化,回顾了美国那段灰暗的历史。少女科拉一路奔忙获得自由的故事,让人读起来颇为动容。人类对于自由的渴望融入到基因之中,无论如何都不会被扼杀。

    ■一句话看点

    《“一带一路”年度报告:行者智见(2017)》

    一带一路先行者的智慧见解。

    《智能革命》

    讲述人工智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增长的革命》

    勾勒知识经济时代增长变革图谱。

    《胜者思维》

    以“胜者”为出发点,结合历史大格局,所研究得出最终制胜新理念的文章合集。

    《信使》

    刘慈欣经典代表作结集。

    《地下铁道》

    一本讲述美国奴隶制的小说。在无望的逆境中寻找生机,在黑暗的地下寻找光明。

    《我这一辈子》

    老舍先生经典作品全新精选集。

    《万历十五年》

    以一种新方式叙述历史。

    《穿堂风》

    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最新作品。

    《太空日记》

    穿越时空,航天员献给青少年的科普课。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