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数字化或使农家书屋成功“逆袭”

2017-05-19 09:27:20 网络

   数字化改造使得农家书屋鸟枪换炮,既跟上了时代发展步伐,又符合农村居民的阅读消费习惯。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南圪垛村的农家书屋建成5年来一直闲置,国家为此投入的财政资金眼看要打“水漂”之际,吕梁市文化局依托文化扶贫,对该农家书屋实施了示范改造,从而使之又成功“活”了过来。村民们纷纷前来办卡,争享阅读的乐趣。(5月11日新华社)

    南圪垛村农家书屋的改造亮点之一,在于实现了数字化。农家书屋不仅面积从20平方米扩展到60平方米,新增加了3000册新书,而且配备了4台电脑、1台电子图书借阅机,开通了无线网络。电子图书借阅机里面存储着3000册电子书、100种大众期刊、30种报纸、100个名家讲座,每个月定期更新150册新书,能播专题片,群众可免费下载。

    数字化改造使得农家书屋鸟枪换炮,既跟上了时代发展步伐,又符合农村居民的阅读消费习惯。基于数字网络的支撑,农家书屋以较低成本在提供更多、更新的内容资料方面就具有了极大优势,同时,它也有条件使村民享有多元化的阅读服务。比如,对于不习惯纸质阅读的村民,他们可以借助于视频、图像资料来学习掌握种植、养殖等农业科技知识;对于喜欢上网的村民,可以通过网上冲浪来拓展视野;对于倾向于通过智能手机来了解外部世界的村民,则可以通过及时借阅、下载电子读物来满足其文化消费需求,等等。

    南圪垛村农家书屋的改造亮点之二,在于实现了共享化。农家书屋的电脑不仅连着山西省和吕梁市数字图书馆,还连着国家数字图书馆,有海量内容。这里的图书和山西省任何一家联网图书馆共享,在村里办一张读书卡,可以随处借阅,就地归还。这种数字图书资源的互联互通,使得农家书屋得以摆脱曾经的“孤岛”状态,即便偏处一隅,照样能够将阅读的触角延伸至外部广阔空间,能够使村民在电子化的图书海洋里尽情畅游。与图书资源互联互通相伴随的借阅手续上的便利,更是让村民体验到贴心、优质的服务,这对于进一步激发其阅读兴趣,身体力行开展阅读无疑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

    南圪垛村农家书屋的成功“逆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前些年,在各级新闻出版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农家书屋在全国各地陆续建立起来,它们中有的运营状况良好,可也有一部分由于跟不上形势发展,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导致其越来越沦为了摆设。农家书屋建好更得用好,这是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所系,也考验着政府部门的管理智慧。

    当前,促进农村地区脱贫攻坚离不开文化扶智,实施文化扶智农家书屋大有可为。与此同时,在大力倡导全民阅读,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今天,农家书屋更是有着不容忽视的用武之地。地方政府有必要加大力度使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和延伸,有必要对所辖村镇的农家书屋状况认真进行调查摸底,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施策,促进更多农家书屋成功“逆袭”,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村民生产上的好帮手、生活中的好伴侣。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