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对孤独症儿童这一群体的报道,反映了党和政府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心和援助,也再现了全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和关爱,字里行间充满了人间真情、社会大爱。同时也鼓励更多的善心人士加入到帮助孤独症儿童的事业中来。 结构为“前言+四卷+后记”, 每卷从不同角度呈现几个典型案例,并插有16幅彩图。
□谭旭东
《守望星星的孩子:来自中国孤独症群体的报告》一书刚出版,责任编辑第一时间给我快递了新书。读完这本书,我的心被其中的人、故事和文字背后的沉甸甸的爱紧紧抓住了。说实在话,这是一部令我的心揪得紧紧的书,也唤起了我的忧患和焦虑。为什么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和一般孩子不一样,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为什么他们不能和其他孩子一起享受正常的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教育和生活?有孤独症的孩子们,到底是天使,还是真实的受难的小生命?
我很佩服作者聂昱冰老师,她花了三四年的时间,采访了上百位孤独症患者儿童,了解他们的家庭和学习成长情况,还深入各地专门为孤独症患者设立的康复机构和特殊学校,与爱心人士、公益人士、志愿者、义工、教师和医学专家等交朋友,收集了第一手资料,写出了这部书。这部书近距离地反映了孤独症儿童的生活状况,反映了孤独症儿童家庭的困境,反映了社会康复机构和特殊学校的老师们为孤独症儿童所付出的努力,还反映了孤独症问题所带来的系列问题。这部书,可以说是一部爱之书,也是一部苦难之书,还是一部富有悲悯情怀和人间大义的书。
读了这部书,我觉得至少有三点值得一提:
第一,这本书里有满满的人文关怀。聂昱冰的爱心是满满的,对孩子的爱,对孤独症家庭的同情,对致力于孤独症儿童的治疗和康复的社会各界满满的爱和敬意,这是一部有精神引导力的佳作。大量的孤独症儿童分布在乡村、城市的角落里,他们的妈妈面对病魔只能默默哭泣,再坚强的父亲也难免以泪洗面。聂昱冰看到了这些,她到这些家庭里去,倾听母亲的倾诉,感受孤独症儿童的内心,试图以作家的目光来透射这一特殊的世界,并把爱的手伸向孤独症儿童的家庭,让他们感受来自社会的爱的关注和扶助。
第二,这是一部全方面反映孤独症儿童问题及教育群体的书。有对孤独症家庭的书写,如《女人,你的名字叫“坚韧”》,讲述的是一位优秀的博物馆女馆长和她丈夫一起如何面对孤独症儿子带来的巨大苦难的;如“点燃满天星光”这一辑,就讲述了哈尔滨市启迪学校、石家庄瑞智儿童康复中心和燕京阳光社区之家等康复机构致力于孤独症儿童教育的感人故事,写到了杨晓华、卜秋艳和楚校伟等校长为了孤独症儿童而不惜牺牲家庭和个人幸福的献身精神。这部书以孤独症儿童为焦点,横向反映了孤独症儿童康复群体及社会志愿者、爱心人士的生活、工作及他们的理想与追求,里面有很多感人的细节,有难以形容的笑与泪,也有社会的宽容、人间的正气。
第三,这本书有报告文学的美学特征。报告文学,既讲纪实之真,也要有文学之美。生活真与艺术美的结合,就有了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但要写好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还需要作家把握好一个尺度,那就是在书写真实人与事的时候,要善于创造文学的感染情境,让读者穿过生活的真实门槛,进入富有穿透力和感召力的文学情境,这就达到了艺术社会化的目标。《守望星星的孩子:来自中国孤独症群体的报告》里的文字,真实细腻,有人物群像的塑造,有感人的故事,有富有抒情气息的语言和文学情境的描绘,还有作家内心里的爱,可以说,这部作品是以朴素的美的文字来折射生活、反映人性的佳作。
总而言之,《守望星星的孩子:来自中国孤独症群体的报告》是一部及时的纪实文学,它向社会提供了一份真实信息,提出了特殊儿童教育与成长的问题,也向文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守望星星的孩子:来自中国孤独症群体的报告》也是一部值得肯定的教育文学,它关注孩子,关注教育,呼唤和谐的生活,追求爱的世界。因此,这也是一部爱之书。
写出爱与美的文字,让人间有美,也有大爱。这是《守望星星的孩子:来自中国孤独症群体的报告》给读者的最大震撼!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