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他们是我们生命不可分割的部分

2017-06-08 08:00:21 网络


  聂昱冰,女,中国作协会员,河北省网络作协副主席,河北省作协签约作家。长篇小说《我的婚姻谁做主》获2013年互联网文化季长篇小说大赛第一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我们的青春》(上下册)、《画商》(上下册)等都市题材作品改编成了广播剧,在多个省份的电台同时播出。


  □李朝全


  当我读到河北女作家聂昱冰反映孤独症(自闭症)少儿生存及教育问题的报告文学《守望星星的孩子:来自中国孤独症群体的报告》时,引发我诸多心理共鸣。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个容易被阳光雨露忽略、被人们遗忘的社会角落。但是,由于这个群体数量庞大,牵涉到千家万户的生活状况和幸福指数,自然也关乎全社会和整个国家的文明发展,因此亟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切,亟须越来越多的人向包括孤独症儿童在内的数千万残障人士投以更多更大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从这个角度上说,这本书的社会价值很大。


  中国的孤独症群体尚未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正是因为有像聂昱冰这样的作家,以及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对类似选题的促成与出版,才会让社会各界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并走近他们。希望这本书的出版,可以引发一系列的社会效应,从政府相关机构到个人,都可能会更多地关注孤独症群体,并为之做些事情以使他们的处境得到改变。


  《守望星星的孩子:来自中国孤独症群体的报告》也是响应中国梦这一时代主旋律,表现要让所有人包括残障者生有尊严、人生出彩的主题。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有约8000万残障人士,其中包括孤独症群体。他们是我们的同胞,是属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根据木桶理论,残障人士这些特殊人群的生活状态可能真实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水平以及小康水平。在这本书中,作者将孤独症群体作为中国社会的普通成员来对待,用一种平等的、平视的眼光来写这本书,而不是取一种俯视的、心怀“我是来帮助你”的姿态。这种写作态度更多了一份感同身受,作者怀揣着一种同情心、同理心去接近、走入、采写孤独症群体及其家人等,如此才会写出孤独症孩子的天真烂漫、写出孤独症家庭父母的大爱与疼痛、写出教育工作者等社会各界对这一群体的极大耐性和无私帮助。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要以人性打动人心。这是一部呼唤人间大爱、互助、奉献和牺牲精神的作品。它呼唤社会各个方面包括政府部门、相关机构、学校、媒体、个人等都来向这个群体伸出援手,奉献爱心。因此这是一部正能量充沛的作品,中国梦应该包括这些特殊群体,让他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并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本书传递了一些新的理念,尤其是针对特殊人群的一些新颖的教育理念能给人以启发。正如书中一位孤独症儿童的教师所言:孤独症孩子不是特殊人群,而是一群有特殊需要的人。——这种理念对我来说此前是闻所未闻,它是先进的、有益的,只有建立在对孤独症儿童正确定位基础上的教育方法、目的,才有可能更为科学。而对于有孤独症子女的家庭而言,在如何养育残障孩子方面,亦可将本书作为蓝本或借鉴。书中还写到全纳教育、随班就读等,这些可能都代表了当下针对孤独症等残障人群的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无疑都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作为一名女作家,聂昱冰的观察和描写都比较细腻。她细腻地描述一个个孤独症家庭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听见了花开的声音,见证了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那些可敬的家长和老师以及其他相关工作者对孤独症群体不离不弃的陪伴,用心倾听他们心灵的声音。这些描述令人动容,也引发了我们对于生命的意义、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社会的构建等的深切思考。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一本书。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