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文化的重要起点在于阅读

2017-06-10 08:01:05 网络

  编者按 在刚刚闭幕的第27届全国书博会上,全民阅读“红沙发”系列访谈成为一大热点、亮点,活动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印刷发行司,河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廊坊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主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河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李晓明等嘉宾做客现场,05版-08版对于此次访谈进行了详细“录制”,以飨读者。

 

  
  嘉 宾: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 何建明(右)


  主 持:河北省廊坊电视台 郝钢(左)

 

  (本报记者 王毅 摄)


  □本报记者 赵新乐


  有媒体说他40年只做了一件事:讲述中国故事。他说,是写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写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自我发展和成长的故事。从1978年发表第一篇报告文学《腾飞吧,苍龙》起,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何建明在近40年的写作中,硕果累累。三十几部长篇、上百部中短篇是何建明对脚下这片热土充满爱与激情的见证,也是他笔耕不辍的最好说明。


  一本书与一生情


  “我之所以走上作家这条道路,并成为今天作协的一名管理者,与小时候读的一本书分不开”,在做客全民阅读“红沙发”系列访谈现场,何建明讲述了他人生中与书有关的故事。


  当何建明还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时,在暑假的一天,他到亲戚家看到了一本厚厚的、封皮已经被撕掉的没头没尾的书,他被书中主人公的故事所吸引。尽管在看完之后,他并不清楚那本书的名字是什么,但书里主人公的故事却记得清清楚楚。就是这本书影响了他一辈子,书中主人公的名字是保尔·柯察金。


  在何建明看来,自己的经历与保尔有着惊人的相似,甚至连保尔最喜欢看的《牛虻》,也是何建明的所爱。“保尔·柯察金的人生影响了我,这本书也影响了我的人生”,何建明说,这充分说明了一本书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深,那本没头没尾的书就这样走进了他的人生,注定了此后他与书的关系。


  1978年,当时在部队里从事新闻报道的何建明,写出了人生中第一部报告文学《腾飞吧,苍龙》。而对他创作真正产生影响的则是另一本书《哥德巴赫猜想》。“如果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响了我的人生,那么《哥德巴赫猜想》则对我的创作文体产生影响”,在何建明看来,这就是阅读的力量。


  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何建明的笔下记录了中国若干重要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在很多重大事件中,他的参与度都很高。“这跟我的文体有关系,也与我的写作追求有关系”,何建明提到,他所讲的中国故事,基本都是发生在这个国家的重大事件、重大典型。改革开放近40年,也是何建明从事写作的40年。他用文学的手法记录了这个国家在过去40年中的沧桑巨变,记录了这个伟大时代的风云变幻。


  只有真诚才能写出真情


  “阅读,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何建明看来,中国现在倡导全民阅读非常必要。因为我们的国家发展到今天,需要走向世界,需要让世界了解我们。作为中国人,除了经济实力增强、腰杆硬了之外,还得有文化。而文化的重要起点就在于阅读。这对于民族素质的提高,以及整个国家的强大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何建明来说,他不仅是写作者,同时还在作家协会承担管理工作。不仅要自己写作,还要培养作家,组织作家创作。因此,他的阅读广泛而深入。一方面要读自己喜欢看的书,还要读作家的优秀作品,哪怕社会上有争议、有疑惑的作品也是他阅读的范围。


  在中国这么多的作家中,何建明是唯一一个作家中的“全国劳动模范”。在他看来,一个作家能为国家服务,这是非常光荣的事。只要作家说人民的话、讲人民想听的故事,就可以得到人民的尊重,他的影响力自然也会非常大。


  “这其中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作家要讲究情感”,何建明认为,作家本身就在于用文字表达情感,这就要求做人做事真实,无论是爱还是恨,都要表达出来。尤其是报告文学作家,对待社会、对待国家、对待人民,只有真诚才能写出真情,才可以感动读者。


  “如果一个人对这个时代,对这个国家,对这个民族,对人民有真切的爱,那么他的看法就会不一样”,因此,何建明认为,在倡导全民阅读的时候,要强调阅读也要带着情怀。


  具体到阅读的方式,何建明认为,细读、深读、专读特别重要。为什么要细?在他看来,我们现在所处的互联网时代,移动屏对阅读的影响很大,大部分人都在泛读而缺少细读。所谓深读,就是把自己的心、自己的行为内化进去,是那种能够镌刻到脑海中,留下一辈子记忆的阅读。就像他当年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样,润物无声。而专读则是指在细读、深读之后,加入自己职业的专读。


  建议设中国国际文学奖


  作家何建明还有一个身份:全国政协委员。在今年两会期间,何建明的提案是设立“一带一路”中国国际文学奖。


  “我觉得‘一带一路’是我们国家一个伟大倡议,具有世纪意义,在这个过程当中文学如何参与,我觉得很重要。”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何建明想到了文学奖。


  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例如美国、日本、法国、英国、以色列都有国际文学奖,但中国还没有一个国际文学奖。


  “‘一带一路’除了经济建设之外,政治、外交、文化也是很重要的,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沟通,以文学的形式是非常有效的。”在何建明看来,这也是一件比较容易操作的事情,甚至他在参与人选、奖金设定等细节上已经提前做了论证。何建明认为,如果设立“一带一路”中国国际文学奖,文学就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来团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学和文化工作者,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嘉宾语录】


  细读、深读、专读特别重要。我们现在所处的互联网时代,移动屏对阅读的影响很大,大部分人都在泛读而缺少细读。所谓深读,就是把自己的心、自己的行为内化进去,是那种能够镌刻到脑海中,留下一辈子记忆的阅读。就像当年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样,润物无声。而专读则是指在细读、深读之后,加入自己职业的专读。


  ——何建明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