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用孩子们的语言讲述“中国品格”

2017-07-25 10:31:09 网络

  □本报记者 范燕莹

    随着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实施,市面上有关弘扬传统文化的图书更加丰富,可谓琳琅满目,花样繁多。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如何抓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策划出版适合他们阅读和喜爱的传统文化图书?由黄河出版集团、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品格”丛书对此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接地气”

    “中国品格”丛书主编严文科在大学阶段时就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并撰写了不少相关文章。他进入出版领域后,有关传统文化图书也是他的一个出版情结所在。对于孩子来说,究竟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图书适合他们?如何让图书“接地气”,这是严文科一直想找到的答案。众所周知,《三字经》《弟子规》是孩子的经典启蒙读物,但在严文科看来,“弘扬传统文化不是简单的复古”,而在与当代教育家顾明远教授的交往中,“弘扬传统文化一定要在对传统文化再创造的基础上进行”,顾明远的这句话更让他深表认同。那么,类似《中国传统文化读本》《中华传统文化》是不是就适合呢?在严文科看来,市场上的这类图书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偏重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全方位介绍,实际上这个范围太大,不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早在2009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出版了《中国的品格》,他用平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详细梳理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与体系,引导读者去关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去发现中国文化内在的品格与精神。从《中国的品格》到“中国品格”丛书,读者如果不了解,很容易将其混淆,甚至以为是在刻意模仿。实际上,书名背后,潜藏着出版者的良苦用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真的不是一句空话,音乐、建筑、服装……传统文化包含的面太广,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来影响孩子的思想品格这才是核心。”

    在《关于实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如何针对中小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严文科也从中找到了明确的依据。他认为,“用传统文化精神来影响孩子的思想品格,这符合我们对中小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

    “没有灵魂的语文教学散发着沉沉死气,就是死水一潭,注定走不长远的。”作为“中国品格”丛书副主编,郭海军的另一重身份是从教近20年的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他始终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郭海军说,“大语文”的教学理念,最核心的目的就是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中“立德”,培育他们正确的“三观”。这也是这套书的出版理念和初衷。

    22个经典汉字统领全篇

    “用传统文化精神来影响孩子的思想品格。”书稿的整体策划出版思路有了,那具体到每个章节如何架构和细化呢?严文科介绍,“中国品格”丛书将善、诚、恋、缘、惜、谦、梦、勤、敬、勇、毅、仁、家、励等22个经典且有新意蕴的汉字作为切入点,从古人的言行中挖掘这些汉字的精神内涵,不拘泥于古人,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解读品格内涵、遴选古典童蒙读物、文学、历史名篇;然后通过充满正能量的历史人物故事,以此奠定并丰满“中国品格”的人文精神内核;最后以“主编说”,以古论今,以今思古,并以今天国际化的视野对其加以丰富和拓展,将传统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对生命、社会和整个世界的基本理解,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翻开丛书之一的《小学生读本》第五册,《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看到,书中第一部分选的是“家”这一关键字——《家·母爱是通向光明的灯塔》,首篇文章为《画荻教子》,除了经典诵读的相关片段,书中还讲述了大文学家欧阳修的母亲在没有纸笔的情况下,用池塘边的荻草教欧阳修练字,教给他做人做事的道理的故事。紧接着,用“主编说”这个栏目,对于所节选的故事所体现的“中国品格”进行解读和阐发。“我们要将故事和今天的世界结合起来,相互找到一个对应点。”严文科强调。

    丛书《小学生读本》和《中学生读本》都设计了3个核心栏目,因为年龄阶段不同,其中也略有差别。比如,《小学生读本》的“品格故事”,是体现“中国品格”中的历史人文故事,做到故事生动有趣,学生们爱读;而《中学生读本》的“文外拾遗”,是在原文基础上对原文或与原文有关的历史人文故事、文化常识进行的补充,从另一个角度给学生们呈现更加有血有肉的“中国品格”。

    故事能够入耳入脑入心

    生活中,严文科的女儿已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但每天还是让他给自己讲故事。“我从小给她讲故事,一直讲到现在。”家庭教育给严文科带来的深刻体会是,“若是大段的古文背诵,孩子通常是拒绝的,但讲故事,孩子是喜欢听的。”

    正是基于对中小学生认知规律的理解,“中国品格”丛书中,用孩子们能听得懂的语言讲述生动的历史故事、掌故。翻开《小学生读本》第五册,一篇篇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跃然纸上。在《励·勇敢的人从来不畏艰险》这一主题下,《张纲毁车》中张纲在艰难的环境下,不畏权贵,依然顶着压力和阻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儿。这些故事被设置在“品格故事”这一栏目中,作为全书的主体,对此,严文科说:“所有的教育,首先是要入心。学习要对孩子的内心真正产生触动,有些传统文化教育的图书,缺少跟孩子的交流。”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入不了他们的心”。“中国品格”丛书结合今天的生活及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对选用的经典格言、古诗句及品格故事进行解读,为读者和古人搭建一个穿越时空相互理解和沟通的桥梁。

    宁夏人民教育社副总编辑刘建英认为,“中国品格”丛书的亮点可以归纳为理念新、视角特、品种全。理念新,在于选取传统文化精髓,契合时代精神,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特,以善、诚、敬等汉字切入主题,挖掘汉字精神内涵,在国际化视野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塑造“中国品格”;品种全,按学科认知分为11册,涵盖小学生和中学生。“我们希望将其做成知名品牌,希望大家在谈到针对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图书时,就能想到‘中国品格’丛书。”严文科说。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