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变“被动融合”为“主动融合”?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葛庆文抛出的问题,瞬时点燃了会场的气氛。在近日召开的2017年中国出版协会美术出版工作委员会社长年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出版社负责人围绕“美术出版的融合发展”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建立数字出版平台
中国出版协会美术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党委书记周伟首先在会上介绍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经验,目前他们正在有序推进“四个人美”理念,即“出版的人美”“教育的人美”“美术的人美”和“数字的人美”。其中数字人美方面,中国美术大数据运营平台、中国美术全媒体运营平台正处于建设当中。
深耕艺术类出版数十年的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则面向国际市场的数字化艺术出版做出积极探索,由其研发的“中国艺术在线——中国文化艺术国际传播数据库”(以下简称中青艺术在线)项目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确立为国家重点项目。
谈及建设背景,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副总编辑易晓强说:“中青国际在对国际市场进行了长达3年的调研和跟踪的基础上发现,国际主流艺术数据库掌握的中国艺术资料较少,而国际市场对中国艺术的了解愿望非常迫切。”“中青艺术在线”以英文版为主,面向国际市场,采用数字出版形式呈现,汇集代表中国艺术的十几万张海量图片资料和1500余万字的文字,同时具有领先的交互搜索功能,旨在为全球读者提供最权威、最广泛、最便捷的在线中国文化艺术资源。易晓强期待,各大出版单位共同参与“中国艺术在线”项目的开发与合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贡献中国美术出版人的力量。
共谋创意出版大计
根据自身的探索和实践,葛庆文认为,有几个方面的融合是出版社可以做的。第一,主题出版方面的融合。发挥美术出版社的优势,把美术出版的创意融合到主题出版当中去。第二,融合少儿出版。葛庆文认为,美术社做少儿书有三大优势:首先,当下处于一个碎片阅读的时代,美术出版社对于画面的处理,对版式的设计有着明显优势;其次,美术出版的表现形式,如利用连环画、动画等形式都可以对儿童文学等题材进行重新表达;此外,少儿艺术素养方面的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美术社可以顺势而为。
除融合出版、少儿出版外,葛庆文认为,融合创意出版,也是美术出版的一大方向,故宫出版社在此领域的探索是一个学习的榜样。他建议,美术出版社可以通过美联体这个大的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共谋创意融合出版大计。
渠道融合迫在眉睫
在渠道融合方面,葛庆文介绍,除了新华书店渠道外,还应该加大与一些独立书店、艺术小书吧的合作力度。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在此领域初步尝到了甜头。“以前只是简单的发货、铺货,现在我们给发行方找主题,制造话题促进销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葛庆文直言,他通过很多的图书展、订货会发现,有些出版社只有展台,没有活动、没有营销,这实际上是很可惜的。他建议,美联体每年也可以组织一个美术主题展进行展示展销。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林阳认为渠道力量不可小觑。该社的“大红袍”系列画集,一家大V店一下子就卖出了260多套。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