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成为孩子们的学习乐园。
□本报记者 刘梦琦 文/摄
在天津市武清区泗村店镇的西南部,有个2000多人口的自然村叫前屯村。自从村里的农家书屋搬了新家,这间40多平方米的书屋就更吸引村民前去“做客”。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前屯村距离武清城区有30多公里,但村民的精神食粮供给并不落后城市。
去书屋 找“钥匙”
“有困难,找民警”是很多老百姓常挂嘴边的话。在前屯村还有一句更常说的,是“有问题,去书屋”。在这间配备了2200余册图书的农家书屋里,文学类、科技类图书占据主要位置,期刊都按照日期顺序依次摆放好。在这里,每个村民或许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那把钥匙。
与很多撤村建居的自然村不同,前屯村的大部分村民还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等传统农业生产。黄士利和谢建民都是养猪户,有一段时间经常来借《土法良方治猪病》《规模养猪实用技术》这样的书,自从夏季以来,黄士利更是离不开养殖书的指导:“看这个书很有用,猪有一点儿小毛病我就知道怎么处理了,不用大老远跑村外面咨询、拿药。”退休干部张启发组织村里的文体活动,唱戏曲、奏乐器,有时遇到拿不准的节奏了,就钻书屋研究“这段儿怎么唱、那段儿琴怎么拉”。韩志芳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老中医”,爱看养生保健类书的她可以学着给邻居看手诊,学习得非常专业。
前屯村是远近闻名的文化村,基础好、文艺爱好者也多。村里有可容纳300人的小剧场,小剧场和书屋相邻,共同组织骨干为村民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专业的秧歌队、广场舞,普法三句半、小品,“家风”故事会,“幸福家园”家政服务培训会……村里新建了食用菌养殖基地后,书屋组织村里的家庭代表参加食用菌种植讲座、黑木耳种植讲座等等。
村里所有的文艺活动和培训讲座,书屋都负责向村民宣传。“我们全村有一个大微信群,一有信息我就在群里公布,200多户家庭代表都可以看到。昨天,我刚发了‘我在书屋过暑假’的征文号召,今天孩子们过来时就都问什么时候交。”书屋管理员孟瑞芳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说。
村民来 有收获
书屋的后面就是村幼儿园,因此平日里来看书最多的是接送孩子的妈妈或奶奶,假期则是孩子们的乐园。
在记者采访期间,陆续有20多个小读者在书屋阅读。刚刚小学毕业的苏红菲在看《鲁滨逊漂流记》,每天来看书的她有一次看小说的时候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于是便请教也来看书的苏宇轩。成为好朋友之后她们便相约一起来书屋看书、当志愿者,帮忙做卫生、帮助推荐图书,给低年级的同学讲外国小说《会飞的教室》。孟瑞芳说,这两个孩子是志愿者队伍的副组长,每次临走时总是要摆好凳子擦擦桌子,俨然书屋的小主人。
而另一个组长,则是孟瑞芳特意安排的“淘气鬼”张铭昊。张铭昊是五年级的小学生,曾经是最调皮捣蛋的,于是孟瑞芳让他协助管理志愿者队伍,推荐他读《弟子规》和文明礼仪的书,用小文具鼓励他参加征文比赛。现在,多热的天儿他都自己骑车来看书,“看完的书都要放回原处,你看,蓝色的标签就是文学类,标签上的号码就是书的位置。”张铭昊一边指着书底的标签一边对记者说。
校车阿姨高秀荣在一旁看着孩子们读书,每天放学之前,她都会和同事来书屋等着接孩子,也帮忙维持秩序、做志愿服务:“有了书屋,最起码打架的、赌博的没有了,大家有时间都来这儿充充电挺好的。”
孟瑞芳做管理员有一年的时间了,她在闲下来的时候也会拿一本去读。由于家人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孟瑞芳就格外重视这方面的学习,“以前对这些一知半解,现在我也知道很多急救方面的措施。”
新制度 严督查
自2008年启动农家书屋工程以来,武清区共建685个书屋,覆盖全区741个自然村,是天津市农家书屋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行政区。区政府将农家书屋作为惠民工程之一,近年来不断创新管理形式,提高服务水平。去年区政府给每个村增加财政投入1500元,对全区685个书屋配备专职的文化管理员,每人每月享受1000元财政补贴,这在全市实属首例。
“对此,区文广局专门出台《武清区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员任职条件》和《武清区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员绩效考核办法》,由区、镇两级政府联合对管理员进行严格考核,对每位管理员采取百分制的打分方式,即1分代表10块钱。”武清区文广局副局长门玉华告诉记者,“泗村店镇也将农家书屋的管理纳入了对各村的工作考核,镇督查室、镇文化站每周都会到各村检查村干部和书屋管理员的出勤情况,必须要有视频及签字存档才可以。”
每周必抽查一次、每月上报评分结果、每个季度全区统一考核培训,武清区文广局加大力度提高书屋的管理员素质。面对参差不齐的管理员水平,区图书馆在培训中创新了一种图书分类方式,即采取颜色分类法,不同颜色标签代表不同种类,有利于管理员快速学习,也方便村民识别。
“除了严格的制度保障之外,镇里还给每一位管理员上了一份意外保险,这下我们干工作更踏实了!”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看书,孟瑞芳在暑期开始便延长了书屋的开放时间,有时到晚上8点,甚至到11点,“让书充分利用起来、不能在书架上闲着,就是我最有满足感的事。所以只要有村民看书,我就随叫随到。”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