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莲花村书屋成“充电”课堂

2017-09-05 08:08:02 网络

    每天,莲花村农家书屋都会迎来爱阅读的孩子和家长。

    “我说公鸡下的是恐龙蛋,不是鸭蛋!”“哪本书上写的是公鸡下鸭蛋啊?”8月18日上午,暖暖的阳光照进吉林省梅河口市曙光镇莲花村农家书屋内,6岁的王子涵和5岁的冯俊哗手里捧着一本名为《公鸡下鸭蛋》的书,不时对书中的内容激烈地争论着。整整一个暑假,图书管理员郭凤荣将书屋办成了全村孩子阅读的课堂。

    “我从2009年开始做图书管理员,到现在有8年时间了,每年寒暑假都组织孩子来农家书屋里阅读。”见到《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前来采访,56岁的郭凤荣立即向记者介绍起莲花村农家书屋的情况。

    郭凤荣介绍说,莲花村有1300多口人,共有4个自然屯,最近的自然屯与村部一墙之隔,最远的自然屯到村部有4.5公里。全村共有中小学生100多人。莲花村农家书屋有80多平方米,共有2000多册图书。

    “这个暑假,每天来这里看书的孩子最少的时候五六个人,多的时候10多个人,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高中生都有。”郭凤荣介绍,她每天都早早打开农家书屋的门,很晚才关门,目的就是方便孩子们阅读。

    戴维佳是一个6岁的小朋友,新学期开学,她就成为一名小学生,由于爸爸妈妈每天外出打工,戴维佳就在16岁的姐姐戴维桐带领下来到农家书屋里“充电”。

    戴维桐正在读高中,她的家离书屋只有500多米,每天来书屋看书特别方便,同时也减轻了父母的负担。

    13岁的王佳琦每天由58岁的奶奶冯学英带到农家书屋阅读。冯学英说:“孩子就要升初中了,我每天都带着他来。”记者看到,王佳琦手里捧着一本《小英雄雨来》,正在津津有味地品读。他介绍,一个暑假自己读了六七本书,感觉收获很大。而他的奶奶则在看《快速入门当厨师》一书。“我做菜家人都说不好吃,我想把厨艺再提高一下。”冯学英说,实际上大家用的调料都差不多,但是做出来的菜味道就是不一样,她一直在书中寻找着答案。

    “我就是喜欢历史,愿意了解各个王朝中的那些事。”14岁的萧文轩正在读《大明英烈传》,他的家离农家书屋仅有1公里。萧文轩说,他几乎每天都来农家书屋,有时也会把没看完的书借到家里看,看完再还回来。

    9岁的郭智源有些例外,由于爸爸外出打工,妈妈开了一家小卖店,她是在姑姑的带领下来看书的。“我今天看了两本书了。”郭智源拿起手中的《小公主》向记者展示。

    “看书和不看书是不一样的,看书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很好,他也会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大人听。”冯俊哗的奶奶丁玉霞向记者介绍,孩子喜欢看《小鲤鱼跳龙门》《小羊的新鞋》等书籍。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