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推动科普图书出版
□本报记者 章红雨 文/摄
“现在中国的植物学家翻译或创作的以普通大众为目标读者的作品少之又少,科学界不应遗忘大众一般性的需求。”近日,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举办的科普书《芳华修远》出版座谈会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物学文化学者刘华杰的一席话引起与会者共鸣。
一部科普图书的出版,缘何引起刘华杰等关注?在于做科学传播工作的人还是太少。《芳华修远》的出版,拓宽了科普出版领域,激发了科学界、艺术界、出版界的自信心。
据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傅梅介绍,《芳华修远》是一部植物科普图书,除汇集了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植物艺术画展上12个国家94位植物绘画艺术家的263幅作品外,还用中、英文记述了我国植物科学绘画的历史与传承。
对于该书,著名生物艺术画家曾孝濂认为,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是该会创办100多年来首次在中国举行,《芳华修远》一书浓缩了这次画展的成果,意义重大。
“科学家、艺术家、出版人应携手共绘科学之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冯旻认为,以艺术的手段推进科学普及十分有效,希望有更多的科学工作者、植物艺术家和出版人联手,共同推动科学普及出版事业发展,一起将科学知识和植物学之美带给读者。
针对市场上面向普通读者的科普图书不多的现状,刘华杰认为,科学家有义务来做科学传播工作并且能够比其他人做得更好,只是出于各种原因,在这方面做的人太少,希望未来有更多科学家积极参与科普工作。同时,他也呼吁更多的普通人参与到博物学实践中,普通爱好者也能在诸多层面对科学的普及作出不同的贡献。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周斌在会上表示,凤凰集团将以出版为推手,为植物科普艺术及其他自然艺术门类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
据悉,继《芳华修远》出版之后,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将推出解读植物科学密码出版项目。植物艺术画家马平认为,出版是解读科学与艺术之间的桥梁,大家应齐心协力推动面向大众的科普图书出版。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