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下午,“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启动仪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图为盲人学生在现场演讲。
本报见习记者 杨志成 摄
“对盲人来说,阅读是心灵的慰藉,文字是知心的朋友、是知识的宝库。能够听书学习,就不会觉得心灵孤独,即使跌倒,也会振奋精神继续前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的话,代表了包括视障人士在内的全国8500万残疾人对实施“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的感激之情。
9月13日,“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启动仪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来自中宣部、中国残联、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等部门负责人,与全国部分公共图书馆和盲人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以及盲生代表,中国盲协、北京市盲协等相关协会负责人,共同见证这一惠及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工程进入实施阶段。
据中国盲文出版社社长张伟介绍,“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包括“一个平台、两个推广渠道”。其中,依托盲人读物融合出版与传播平台,为盲人读者使用盲用阅读设备持续性提供内容资源更新、软件升级和设备维护服务,切实有效地解决盲人读者阅读需求“最后一公里”。
会上,公共图书馆、盲人教育机构负责人对“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实施表示欣喜与期待。
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院长庄树范说,与普通学生相比,视障学生的阅读依然存在资源不足、阅读便利性不够等差距,如何让视障学生与健全学生享有同样的阅读资源,一直是特殊教育行业从业者苦苦思考的难题。作为“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项目的实施单位,学校将让设备发挥最大作用,使之真正服务于视障学生。
安徽省图书馆馆长林旭东也表示,公共图书馆作为“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项目的实施主体,将尽快让盲人读者享受智能听书机的“阅读魅力”。
对于“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的实施,最高兴的是视障学生。来自北京市盲人学校小学六年级学生王雅琪说,数字阅读就像建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她喜欢那种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便利。来自北京联合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的胡安娜眼睛弱视,体验过智能听书机的她认为,数字阅读对有视力障碍的人士来说非常实用,“它就像我的朋友一样”。
目前,我国有1700多万盲人,由于视力障碍,他们在阅读上存在许多困难。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利用数字出版传播平台和盲用阅读设备,开展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对创新盲人阅读推广服务模式,更好保障盲人群体基本文化权益、提高盲人群体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