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正浓 书香满溢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活动走进吉林
编者按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营造良好氛围,9月18日—20日,作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活动的收官之作,走进吉林农家书屋主题实践活动在吉林长春、扶余、梅河口三地开展。本版特以吉林农家书屋实践经验及阅读共享模式为范本,希望能发挥其在推动农家书屋深化服务、推动农村全民阅读、拓展基层文化服务阵地的示范作用。
□吉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 许云鹏
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吉林省大力加强农家书屋建设,不断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方式,深化服务内涵,保障了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农家书屋在吉林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个为广大农民建设的阅读平台,拓展农家书屋延伸服务,让这项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始终保持永久旺盛的生命力。
落实总局部署
扎实推进农家书屋建设
农家书屋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吉林省在农家书屋建设之初,省委、省政府就印发了《吉林省“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方案》,成立省领导任组长的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农家书屋建设目标任务,奠定工程建设基础。
2007年以来,吉林省共投入资金2.6亿元,用于农家书屋建设及图书更新,至2011年年底实现全省9365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配备图书出版物1500余万册,报刊280万份,音像制品370万张。2012年-2015年,在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吉林省在全国率先推出农家书屋建设向老、少、边、贫地区延伸,此项工作连续4年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任务,累计投入资金1400万元,续建升级贫困村、民族村屯书屋1200个,哨所书屋200个,配备图书84万册。
作为农业大省,吉林省现有乡村人口1200余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44%以上。进一步巩固提高农家书屋建设成果,大力培育全社会的阅读风尚任重而道远。我们要落实好总局的要求,严格按照总局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更新图书,大力拓展农家书屋延伸服务,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创新工作思路
努力开创工作崭新局面
农家书屋全面建成后,吉林省适时将工作重心由建设转移到管理上,重点抓了3项工作:一是将农家书屋管理纳入省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二是确保各级财政每年投入1866.4万元补充出版物56万册用于农家书屋图书更新;三是指导各地依托农家书屋平台,组织农技、司法、教育等方面的专家,开展“巡讲百乡千村,惠及百万农民”等活动,推动农家书屋服务延伸。
今年,吉林省即将出台《吉林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这让各市(州)、县(区)的新闻出版广电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有效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各地也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让《条例》发挥指导推进作用,要以农家书屋为平台,根据农民群众不同的阅读需求,分层次提供阅读引导,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阅读活动,把农民阅读活动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抓好典型示范
发挥各种模式引领作用
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吉林省各地初步探索建立了农家书屋延伸服务的“八种模式”,不断提升农家书屋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扶余市的“农家书屋进农家”、梅河口市的“标准管理规范化”、通榆县的“文化乡贤建办管”、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书屋试看点”等8种农家书屋阅读生态模式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特色,成为吉林省基层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我们要加大“八种模式”的宣传力度,让各级党委政府和百姓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吉林省农家书屋各有所长的管理和服务情况,形成积极的社会舆论导向,不断提升农家书屋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让全省各地涌现出更多的优质农家书屋。
长春市双阳区奢岭镇爱国小学学生歌唱《书香》。
座谈交流。
农家书屋图书惠及当地村民。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