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红星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刘永东:坚定对音像行业的信心

2017-10-14 09:26:50 网络

刘永东


  □本报记者 袁舒婕


  2017年上半年,红星电子音像出版社的经济效益又迈上一个新台阶,半年的销售收入1.3亿元,净利润达2300万元。近5年来,红星社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18.92%,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27.87%。


  这些数据让红星社的员工十分兴奋,为了进一步鼓舞员工的士气,红星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刘永东给员工写了一封信,信里写着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做自己的粉丝。”他想让员工坚定对红星社的信心,同时也坚定对音像行业的信心。


  讲好中国故事的“红星”样本


  “好故事绝不匮乏,相较之下,更重要的是好故事的精彩表达。”为了把故事讲好,刘永东总是反复和红星社团队强调故事的温度、高度、深度。他说:“有温度者,易感人肺腑、打动人心;有高度者,易提振士气、坚定自信;有深度者,易品鉴回味、久传于世。”


  刘永东匆匆走在出版社里的时候,随时会不经意地伸出手摸一摸窗台或者门的缝隙,看看有没有积灰。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企业连细节都做不好,这个企业也就难以成事。对细节的较真让红星社推出的音像产品的质量更有保证。


  这5年里,红星社以《红色故事汇》《暖流》《追梦蓝天——中国ARJ21飞机研制试飞纪实》《中国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匠心冶陶——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为代表的重点项目,多次斩获国家级荣誉。


  为了做好《中国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选题,刘永东提到,编辑队伍赴景德镇数十次,一遍一遍与专家组商谈脚本修改、片子拍摄制作的细节,认真到苛刻的地步。正是这种不断打磨的工匠精神,《中国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以影像艺术的形式,为发展现代陶瓷理论和工艺技术服务,实现陶瓷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红星”样本。


  在制作《红色故事汇》的过程中,前期有摄制组北上大兴安岭,南下广东东江,西赴天山,东抵上海,相继奔赴全国14个省(区、市)60个县区采访,后期有红星社的编辑团队整整3年时间的反复打磨。刘永东说:“为了把故事讲好,我们既讲述广为人知的故事,更披露鲜为人知的细节,并通过主持人讲述加见证者采访、实景拍摄加影视资料的手段,将党史故事化,故事形象化,这样就能让其更有温度、高度和深度。”


  不断研究创新的“格物”思路


  对于红星社的销售收入,刘永东认为,除了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之外,主要还有清晰的工作思路。


  “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要讲究‘格物’,在物与物之间寻找自身的发展空间。”刘永东说,红星社在业态创新上做了很多尝试,以便更好地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空间。


  红星社以“农村全民阅读数字平台项目”助推转型,该项目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年度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红星社致力于服务“三农”,以“互联网+农家书屋”和“平台+服务”的运作思路,推动农村全民阅读。红星社还以“教育技术服务项目”助推转型,去年该项目就实现了6000万元的销售收入。


  刘永东说:“创新并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我们只需要在重复中改进,在平淡中探索,在尝试中突破。这5年里,我们不断寻找新的项目,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在,我们就在大力推进VR(虚拟现实)项目和新媒体协同创新体项目,以探索新兴业态,确立商业模式,拓展企业发展的新领域。”


  提升市场运作的“出版+”模式


  刘永东从事出版工作20余年,业界有人曾经这样形容他:“执着是刘永东最大的特点。”在刘永东的执着坚持下,红星社的营销方式在不断创新,市场运作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这5年里,红星社还以“出版+科研”模式,从科研项目中找选题,拓展选题的价值和厚度,增加操作性和成功率;以“出版+市场”模式开拓教辅市场,加强渠道建设,创新营销方式,努力降低教辅政策依赖带来的系统风险。


  提到整个音像出版行业,面对下一个5年,刘永东说:“认真做好传统主业,创新市场营销方法;千方百计,全力推进转型升级,通过实施重点项目,创建新兴业态;千锤百炼,通过实施‘互联网+’的战略举措与‘出版+’市场运作模式,将音像社打造成教育产品与服务提供者,音像社才能闯出新的天地。”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