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迎多元、促融合,教育出版探求发展新路

2017-10-21 09:55:33 网络
  
  □本网记者 张明晓


  

华东教育优秀图书奖颁奖仪式。


  10月17日,2017年全国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年会暨第三十八届华东地区教育出版社年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值此十九大召开前夕,也是教育出版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国教育出版社年会与华东教育出版社年会合并召开,旨在促成全国各家教育出版社加强交流,精诚合作,为教育出版的美好未来共同努力。


  本次会议由中国出版协会教育图书工作委员会主办,山东教育出版社承办,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孙杏林,山东出版集团总编辑迟云以及全国34家出版社的社长、总编和出版界近百余人参加会议。


  

郝振省正在做专题讲座。


  会上,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作了题为《学习习近平同志7.26讲话的几点心得体会》的专题讲座。在讲到出版人学习“7.26讲话”应该追求哪些方面时,他说,出版人应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来做选题,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眼光,要深入解读学习“7.26讲话”及十九大重要会议精神,深刻体会,从而开拓出版业极大的发展空间。


  会议还公布了第38届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奖共72种。其中《Arduino创客之路——和孩子一起玩中学》等10种图书荣获一等奖;《不一样的数学故事》等31种图书荣获二等奖,《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等31种图书荣获三等奖。


  与会代表围绕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教育出版相关多元化发展两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研讨会现场。本文所有图片均由山东教育出版社提供


  融合转型 不断探索


  教育出版,正面临发展的十字路口。教育出版发展正呈现出媒介形态日益立体化、产业形态日益多元化和主体生态日益复杂化的态势。强化集成性产品开发,向知识服务提供商转变,占领产业链高端,将成为教育出版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除国家政策保护的系统发行产品之外,我们也在围绕着教学教育阅读做文章,紧扣阅读需求,建立阅读写作基地,我们现在已经在山东省内外共建立133所阅读与写作基地。”山东教育出版社社长刘东杰介绍说,“为了配合基地,我们研发了‘小荷听书’有声阅读平台,这个平台可供全国所有的出版社和作家把最优秀的作品提供给写作基地的学生和家长,为他们提供新视听、新感觉的新型有声图书。平台虽然目前仍在测试当中,但希望它能给教育出版在市场化转型方面提供服务。”


  大象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其前身为河南教育出版社,在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大象社一直在进行探索。“大象出版社今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确定为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我们正在加强研发、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融合发展平台。我们和有关技术公司联合研发了一个数字出版平台。这个平台对内容进行加工,对信息进行推送、最终在终端产品上呈现,实现了工具聚集、资源聚集和版权管理三大功能。”大象出版社社长董中山介绍说。


  吉林教育出版社从2013年开始尝试图书数字化业务,力图寻找一个对传统业务形成补充的模式。吉林教育出版社社长高岩在会上介绍了这些年的尝试经验:“第一步做平台建设,协调社里年轻的编辑成立数字出版部,建立一个小型的数字学习平台,为我们社的三维定制系列教辅提供增值服务,平台设有资源和读者互动专区,供读者免费使用,通过这种方式征集会员;第二步进行资源建设,通过资源建设带来流量,在纸书上附二维码,针对知识点制定教师讲解视频或动漫讲解视频,把内容链接到互联网上,供读者免费使用,这种方式吸引了不少读者来扫码;第三步全面展开,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我们今年利用平台提供的功能,为大部分图书制定了二维码,其中链接的内容有免费的,也有收费的,用这种收费模式带动编辑的积极性,编辑也得到了收益。”


  困难当前 直面挑战


  今年以来纸张涨价席卷全国,作为出版业的主要原材料,纸价大幅上涨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图书的制作成本增加,利润降低。“从教育科学出版社来讲,我们3个多亿是实实在在的损失。面对困难,我们不悲观,不强调困难,有了困难才有发展的动力,才有了思考发展的决心。”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李东这样说。


  缺少人才,技术不过硬,融合发展缺乏明确思路,多元化发展承担的风险过大,这是很多出版社当下面临的共同问题。福建人民出版社社长曹希莎在会上说:“多元化发展方面,我们基本上是停留在想法上,今年年初一度想搞一个游学的项目,所有的方案都做好了,最后发现招生招不起来,所以就‘流产’了。”贵州教育社副总编辑李忠刚也如是说:“关于多元化发展,我们的体量非常小,力量也很弱,多元化的人才也没有,基本上都是搞传统出版的。这块只能停留在想的阶段。”


  出版图书类型单一,专做教材,对其他类图书缺乏竞争力也是一些教育社在市场经济上面临的挑战。“人教社在专业出版方面有我们的长处,客观地说,人教社多年来在中小学的教材编写、出版方面确实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做法,有自己独特的学术优势和出版优势。但是在更多的教育图书出版上,在更多的选题策划上,很多教育类出版社比我们强。今后我们想在工具书、学术著作、学生课外读物等方面,针对家长、学生、教师的图书方面多做一些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黄强在会上说。


  多元融合 开创未来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对我很有启发,文章提出来了融合发展的四种路径选择。第一个是出版+传媒,以平台思维推进跨媒体的合作,出版社与媒体搭建平台或是利用自媒体手段自己来建平台;第二个是出版+科技,以产品思维推进出版与科技的融合,增加用户新体验,创造用户新需求,研发新产品;第三个是出版+资本,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多维度的融合,推动资本的深度融合,重塑出版社的业务边界;第四个是出版+市场,以系统性思维推动多元化融合,注重系统开发IP资源。”浙江教育出版社总编辑朱俊在会上跟大家分享。


  李东认为,“对融合发展以及多元发展的理解,我们觉得还是要开放一些。我们认为要实现以前的单一教育图书出版商向综合的教育专业服务商转变,融合发展也好,多元发展也好,都应该做的比较到位。为此我们调整了整体发展思路,体现在六个“坚持”上——即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创新驱动、坚持质量立社、坚持人才强社、坚持融合发展、坚持协同创新。”


  教育出版始终在我国出版业占据较大的权重比例,大多数出版社都拥有稳定的教材教辅市场,这也是教育出版社持续盈利的基础。但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重新定义了人们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方式,如何拥抱数据对接资本,各教育社会紧跟形势,谋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法和道路,“做教育出版要有担当”,刘东杰说。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