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阅读季成功举办7年,在这期间我参加了很多北京阅读季的活动,见证了北京阅读季的发展、创新、壮大的历程,这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的高度重视,市局领导的狠抓落实有密切关系。那么,我就全民阅读的北京模式、北京做法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2016年,《人民日报》刊登文章《北京开启全民阅读模式》,报道了全民阅读北京模式。
2006年世界读书日前夕,由中宣部、原新闻出版总署等11个部委,共同倡导并发起的影响深远的全民阅读活动,掀开了重要的一页。10多年来,全民阅读究竟应该怎么做,应该用什么模式去推动,全世界都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再次提出80年代目标走向阅读社会。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并且发表宣言,这宣言事实上为全民阅读的精神内涵做了一次解释。在全世界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始终没有任何全民阅读模式。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只有几十年时间,所以全民阅读模式到底是什么样的?到目前还没有一个模式出来。北京阅读季的贡献,《人民日报》刊登的那篇《北京开启全民阅读模式》报道得非常详细。
在全民阅读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些高端读书会,由一批中青年白领,或是大学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组成的一批知识分子,他们集中在一起读书,读一些专业性比较强、艰深的书。
虽然这样的读书会很值得提倡,但我认为,全民阅读的目的首先是普及。全民阅读首先应该是“全民的”,然后才是“提高”。北京阅读季的模式就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模式。北京阅读季有政策机制的保证,有平台整合的模式,有活动创新、品牌传播的模式,有社区联动的模式等,这些模式在全国都有榜样价值。有些省市的读书月是高端知识分子的引领式阅读,在我看来,全民阅读应该重在普及,要使每一个人读起书来,让每一个人都享受阅读的乐趣。这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宣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宣言:“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这个宣言里面说得很清楚,要让每一个人享受阅读的乐趣。即使到现在,全国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很好地得到阅读的服务,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要给他们更多的帮助。我国开展全民阅读的出发点,也是因为我们国家阅读率确实低。北京阅读季这7年来所走的路、做的事非常符合全民阅读精神的这一正确路线。这个路线我觉得应该对全国产生更好的影响。
北京阅读季近些年来举办了很多论坛。2016年阅读盛典期间举办的“阅读+”系列对话,全面探讨了北京阅读季“六位一体”全民阅读公共服务平台和“政府引导、业界支持、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全民阅读推广体系下的一些阅读经验和做法。这样的做法就是在普及阅读的基础上的提升。论坛可以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和效益,对全国的知识阶层具有引领作用。与此同时,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北京是全国高校最多的地方,北京也是全国人才的聚集地。未来北京阅读季需要吸纳更多的高校阅读、专家阅读,这样北京阅读季的品牌价值就既大众,又高端。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