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者 朱强(文字)
1989年生于古城赣州,从小喜欢文学,却阴差阳错报考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重拾爱好,笔耕几年,出版文集数本。喜欢沿着河流和山路行走,不为晒朋友圈、不为岁月静好,只为获得一种纯粹。
体验者 王祺(图片)
80后,生于江西庐山牯岭,江西省级媒体摄影记者。因职业需要,几乎走遍了江西大地。生于斯,走于斯,深深热爱这片神奇的山河。近些年来,一直乐此不疲地用镜头和双脚,探索赣江两岸的红土地。
地点:江西于都县城长征出发纪念碑
于都县有条滨江路,这里的“江”是赣江支流贡水(也叫贡江,老百姓称为于都河)。长征出发纪念碑就位于滨江路,从这里向东不远处,有一个青砖砌成的老码头,就是红军当年集结渡河的地方,码头连接了过去县城的老东门。这附近,还有一座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如今的滨江路上,依旧店铺林立,从浓厚的市井气息中,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码头经济的繁荣。
说起长征,人们总是乐于去说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却忽视了最惨烈的开始阶段。作为长征的第一段征途,从江西于都到湖南道县,跟后来的金沙江、雪山草地相比,环境看起来似乎没有那么险恶。不过,考虑到长征初期,红军上下一片茫然,主力部队直接进入重兵把守的“四道封锁线”,途中阻力倍增。从江西于都到湘桂交界处的道县,路程大约400公里,红军却走了足足一个多月,损失了大半以上的军力。
十一假期,我和同乡王祺一起,从长征出发地于都开始,沿着红军的足迹走到了湖南道县,一路都迂回在五岭山地的皱褶中。毛泽东说这里是“五岭逶迤腾细浪”。是的,我们一路上都没有走出这些细浪,身体就仿佛是在这些浪花里游泳。
江西于都至湖南道县“走红线”路线图
于都河,在地图上叫贡水或贡江,但当地人更多地叫它于都河。河从于都县纵贯而过。当初红军从于都河渡口启程时,肯定没有这般平静的风景:10月2日清晨,我和摄影师王祺来到这里时,水面如镜,渡轮、渡口、桥梁、商铺,还有县城里的人,都还没有睡醒。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