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 地理 >

走胡线东北段:沿东北的分歧线北上

2017-01-22 20:35:06 

走胡线东北段:沿东北的分歧线北上

体验者 郭睿(文字)
辽宁省沈阳人,北海道大学国际传媒学硕士。爱好徒步旅行,因中国东北和日本北海道多年的生活经历而开始关注北方,热爱北方。留学期间阅读与收集了一批北方民族与文化相关的文献,喜欢用田野调查、影像记录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获取真知,并塑造故事的灵魂。

走胡线东北段:沿东北的分歧线北上

体验者 许阳(图片)
辽宁省沈阳人,职业摄影师,资深越野车、马拉松与徒步旅行玩家。关注自幼成长其中的北方环境,足迹遍布中国东北、日本东北部与北海道、蒙古高原、俄罗斯远东等高纬度地区,在行走中,擅长用影像记录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视角进行创作。

走胡线东北段:沿东北的分歧线北上

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汇流处的西辽河,已经变成了时令河,干涸的河床与河岸边,是一片灌木和农田。

我们设计并行走东北林草交界徒步路线的原委,要从几条地理分界线说起。

走胡线东北段:沿东北的分歧线北上

走胡线东北段徒步主干线示意图
我们的体验者从辽西走廊的海滨出发,沿燕山和大兴安岭两翼北上,直至呼伦贝尔的大草原,之后折向东南,走到胡线的东北端点瑗珲镇,又南下走到有千亩良田的地方。这一圈,恰在胡线的两侧来回穿行,从荒原走向县市,又从县市步入荒原。相比胡线的其他部分,东北段所体现的生态环境及人文现象的过渡和变迁特性,是最为显著的。沿着体验者行走的方向,大地的面目在不断地变化:文明迭变之地、生态敏感之地、民族冲突之地、国际交流之地、林草渐变之地、农牧突变之地……一部少数民族成长史、一卷卷游牧、渔猎、农耕交织的画面,在体验者面前展开。如是,请沿着我们提示的方向和路线,开步走吧!

文明的冲突在辽西走廊交织,背靠辽西走廊的辽西丘陵,是燕山余脉的延伸,翻过群山,眼前则是另一番风情迥然的光景。随着海拔的一路攀升,更早些时候的辽东明长城顺着辽西丘陵一路延伸到了辽河平原,将蒙古的势力范围隔在辽西丘陵之外的内蒙古高原,继续向北,越过西拉木伦河的河谷进入大兴安岭,向北直抵黑龙江畔,大兴安岭西麓是以游牧为主的内蒙古高原,东麓则是人口密集的东北平原,汉、满、蒙古、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多个民族以不同的生活形态发展至今。

由于口音的接近,很多人认为东北的差异性很小,但恰恰相反,我们眼中看到的东北,因为地理的区隔和诸多历史大事件的发展与推动,其实是非常多样化的,大兴安岭的山峦与河谷,是东胡、鲜卑、契丹与蒙古等多个民族的源流;从春秋战国的燕国开始,辽东也经常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辽河上源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河谷,更是孕育了新石器时代,处于中华文明黎明期的红山文化。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