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尼边境上的樟木镇是一个挂在喜马拉雅山南麓樟木沟坡地上的小镇。依山而建的樟木镇上,一栋栋楼房鳞次栉比,狭窄的街道上人流熙来攘往,有的路段甚至不容两辆卡车并行。由于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太少,镇上便在山腰处开辟出一块空地,作为尼泊尔卡车上下货地点。摄影/谢罡
上世纪8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费舍在他的著作《喜马拉雅商贩》中,记录了一个尼泊尔小村庄塔兰普尔的商贸活动。这个村子位于尼泊尔西北部的多尔帕区,尽管地处偏僻,但它与西藏的商贸往来,远比作为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的加德满都频繁得多。
塔兰普尔的村民们通过两种贸易方式处理农业生产中的剩余产品:第一种是把产品拿到尼泊尔和西藏的边境,交换来自西藏的盐,并将盐转运到尼泊尔南部,用来换取过节所需的大米;第二种是在尼泊尔南部以至印度出售农产品,将所得利润用于消费金饰和珠宝。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在沿途的市场上购买针线、烟草、电池、牙膏和煤油等商品,把这些五花八门的东西带回塔兰普尔,出售给有需要的左邻右舍。游走于南北边界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在书中,塔兰普尔村民被赋予了一个生动而精准的称谓——“文化变色龙”,这是因为除了以商品为媒介和印度人、中国人打交道,村民们还学会了在两个大国、佛教和印度教两个体系中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被喻为“夹在两块巨石间的山芋”的尼泊尔,也一直在印度和中国两个人口和经济大国之间,寻找着自己的位置。
从聂拉木县到樟木镇的318国道,最窄最陡最险,途经车辆时常被飞瀑“袭击”
苍郁的森林、幽深的峡谷、奔流的波曲,樟木沟从北部的高寒区向南延伸至樟木镇时,已经呈现出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景观。318国道从聂拉木县到樟木镇的这一段最为狭窄陡峭,公路像纤细的哈达一样系在逼仄险峻的喜马拉雅山的半山腰。聂拉木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大象的脖颈”,有人汉译为“地狱之路”。(摄影/谢罡)
在6月至9月的雨季期间,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顺着喜马拉雅山的裂缝一路北上,给樟木沟带来丰沛的降水。高处的流水从岩石间、树丛里夺路而出,倾泻直下,远看似是悬挂于绝壁的洁白绸带。有的瀑布恰巧击打在公路上,给路过的汽车带来大自然的惊喜。因为樟木沟的瀑布众多,穿行其中的汽车仿佛置身水帘洞。(摄影/谢罡)
“你怎么来的尼泊尔?”2012年的夏天,几个刚放学的尼泊尔女孩问我,“坐飞机,对吗?”“喔,不是,我花了很长时间才从樟木过来。”我想了想,“对了,那个地方,你们叫喀萨。”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