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 地理 >

你的城市是什么色彩?

2017-02-19 10:53:10 

伴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今天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拥抱新的家园。与此同时,愈演愈烈的城市色彩乱象和“千城一面”的单调沉闷,却也在损害着中国城市的美与竞争力,进而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国“城色”将走向何方?“诗意地栖居”会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吗?

你的城市是什么色彩?

盛夏的北京,反常的潮湿闷热,被初夏的雨和风冲卷而去的雾霾卷土重来,给城市添了一重压抑。

开车行进在四环路上,忽然觉得一波异样燥热袭来,看看空调,运转正常,转了下头才发现了缘由—路边上好几栋高大的,原本是浅黄色的住宅楼,不知何时被刷成了鲜亮的红黄色,在西晒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浓艳逼人。这在北京不是新鲜事,每隔几年,都有一轮涂刷翻新。

你的城市是什么色彩?

伯尔尼,缓慢生长的古城之色
比起中国许多春笋拔节般的高速生长城市,瑞士首都伯尔尼属于典型的“缓慢发展,逐步成型”类型,是一座世界文化遗产名城。几百年间,这座古城逐渐开枝散叶,但整体风格和色彩却保持着稳定。今天,老城区的建筑多为18世纪时所建,偏暗的灰墙红瓦色调表达了瑞士民族性格里的沉稳,也与大环境相得益彰。新建筑仍以灰色为主调,出现了丰富的暖灰色系。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给伯尔尼带来了别样之美。供图/秦昭

回到位于30层楼的家,泡了杯茶,站在窗前眺望着这座我所生长、生活的庞大都市,想平复下一天的劳累。雾霾模糊了远方,近处可见之地是几处拔地而起的暗红色和灰蓝色的新小区、工地上未掩盖的黄土、白色的工棚以及尚未拆迁的大片灰旧平房。这一切像拙劣的彩妆,为城市带来了疲惫、俗艳又带着病容的脸色。

你的城市是什么色彩?

在失望中,我不禁想起了西方世界对于明清北京城古典色彩之美的盛赞—“碧蓝的天空下,金光闪烁的琉璃瓦在普通民居灰青的屋顶上闪烁,乃是世界的奇观。”

“无以伦比的建筑力量感”,“世界城市色彩的伟大杰作。”

这,也曾是我童年的记忆,却已渐行渐远。

中国城市“脸色”之困:

千城一面“大花脸”

说起城市的魅力,色彩大约是最直接、最难以忘怀的美。

你的城市是什么色彩?

在我的记忆中,巴黎是一道卓越的风景。在这个我曾多次造访,却总能感受到其新鲜魅力的城市,云卷云舒的天空下,灰色屋顶和深浅米色系的建筑营造了挥之不去的美和优雅,有让人安静下来的力量。有人曾将雨雾蒙蒙中的巴黎比喻为一位“流泪的优雅美人”,真是十分贴切。

威尼斯的色彩则是会说话的。那带着闪烁感的暖色系,不仅来自阳光、水面,也来自建筑以及墙面上镶贴的小金块。作为历史悠久的世界名港,财富和繁荣曾是她的荣耀,在场的色彩,向每一位造访者讲述着那不在场的、却无处不在的悠远故事。

科学研究者称,人们在观察物体时,最初的20秒中色彩感觉占到了80%。我们目睹高天红霞,虽不知如何言表,心却已为其深深触动。而民间对人的相貌“一白遮百丑”之说,也自有其朴素的道理。色彩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一环。著名建筑师沙里宁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你的城市是什么色彩?

罗马,色彩中的帝国记忆
色彩是城市气质和人文历史的重要代表,优美而独特的城市色彩,会让市民感到骄傲与自豪,更让外来者念念不忘。巴黎优雅的米色调、罗马庄严的红褐色、希腊小镇飘逸空灵的白色调,都是造访者心中最美的记忆之一。图为罗马城,建筑与色彩的厚重让人想起罗马帝国的恢宏和阳刚。摄影/Horst Klemm/c

挪威小镇朗伊尔便是个借助色彩“点石成金”的典型案例—它本是一座以开采煤矿为主业的小城,建筑单调沉闷,矿业式微后城市加速败落。20世纪80年代,这个小城在逆境中进行了全方位的色彩改造。没想到,这次建筑色彩的改头换面竟使其魅力大增,并摇身一变为北极圈中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焕发了新生。年轻的美国也用色彩塑造不同城市的个性,彰显其强大的软实力—华盛顿的灰白色调创造了首都的明朗大气,暗色系的芝加哥则应和了其金融之都的高冷气质。

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城市色彩已逐渐成为绕不过去的问题。在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小城市都在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居民们也开始对生活环境生出了更多要求。

联合国近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在过去30年中的城市化速度极快,超过了其他国家”。1949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不过在10%左右,1978年也仅有18%,可到了2014年已逼近60%,且大中城市数量急剧增长,给中国城市之色带来了异样压力。

你的城市是什么色彩?

适合都灵经验和色彩地理学的西方城市,一般都是发展文脉清晰,或者是规模不大,缓慢形成的城镇。而如今中国却多是春笋拔节般、甚至是“空降”般的高速生长城市,而且多是大城市、特大城市。

上世纪60年代,快速发展的东京便曾遭遇“色彩骚动”事件—当年为迎接奥运会的举办,东京到处大兴土木,在建筑上大量使用了强烈的饱和色或对比色。很快,令人眼花缭乱的建筑立面、玻璃幕墙,五颜六色的公交车以及闪烁不断的霓虹广告让诸多市民感到难以忍受,出现了眼睛酸痛、头晕目眩、心绪烦躁等症状。风吹雨打后,外墙褪色,市容越发污秽杂乱。面对来自各方的严厉批评,东京市政府不得不开始纠错,并在1972年完成了《东京色彩调查报告》,随后,立川、川崎、大阪、京都等城市陆续进行了色彩规划。

比起日本,中国城市发展中的色彩乱象更为复杂,伴随着惊人的建设规模和速度,在这片世界上最大的“工地”和“试验场”中,新建筑迅速而无序地生长起来,各种“现代感大厦”、“欧陆风情社区”以及“西班牙小镇”、“美国庄园”、“实验派摩天楼”粉墨登场,各种差异巨大的色彩风格如野马一般“纵横驰骋”在中国的城市中。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