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仁青
藏族,1967年出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 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1990年开始文学创作,出版有《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情诗及秘史》、《光荣的草原》等,翻译出版小说集《端智嘉经典小说选译》(藏译汉)。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
我和撒拉族诗人韩文德交往甚笃,隔三岔五就要小聚。我们最常去的地方是西宁一家叫“撒拉尔家宴”(“撒拉尔”为撒拉族自称)的饭馆,由一个家族经营,馆子里的雅间均以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所属的乡镇地名命名,比如清水、孟达等。
孟达,原为乡镇名,因“孟达天池”而得名。2006年8月,孟达乡被撤销,并入清水乡。从此,作为行政地名的“孟达”在地图上消失。另一位撒拉族诗人马丁的老家便在孟达。他说:“许多地方把知名度大的景点改为行政地名,如云南省将原中甸县改为香格里拉县。循化县却反其道而行,让一个原本就是景观的地名消失。某种程度上,孟达天池失去了扬名和传播的机会。”其实,孟达这个地名不仅与天池关系密切,而且在撒拉族迁徙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撒拉族人的历史记忆里,先祖在尕勒莽、阿赫莽两兄弟带领下,牵着一峰驮着《古兰经》的骆驼一路迁徙,从中亚地区的撒马尔罕进入新疆,继而又经天山北麓来到青海,最后在黄河畔的循化地区停下脚步。到了循化,他们稍稍安顿了下疲累的身心,然后又向一块荒地进发,那里便是“孟达”。孟达,在撒拉语中是“就在这里”的意思。所以,“孟达”是撒拉族停止迁徙脚步、托付自己命运的一方土地。漂泊的队伍停下脚步的地方,一定是可以让他们飘浮不定的心安定下来的地方。于是,他们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就在这里!”于是,“孟达”就成了那里的地名。
河山相依的循化是撒拉族先祖停止漂泊的地方
黄河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境内蜿蜒流淌了约90公里,其中一段水流与“孟达山”相依相偎。有学者认为,撒拉族是古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后裔,原在唐朝疆域内,后西迁至中亚。大约13世纪前半叶,乌古斯部撒鲁尔的一支人马取道撒马尔罕,东迁至黄河畔的循化,在那里繁衍生息至今,形成了撒拉族。
大约一千多年前,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一个叫拉龙·贝吉多杰的藏族人身上。由于藏王朗达玛采取血腥的灭佛政策,指派兵马杀戮僧侣,拆毁寺庙。为了重振佛法,拉龙·贝吉多杰伺机刺杀了藏王朗达玛,然后一路潜逃进入青海,同样来到了今日的循化地区。看到前有咆哮的黄河,后有奇绝的岩峰时,他知道,自己也已经逃脱了兵马的追杀,一颗逃难的心立刻平静下来。“丹斗”,他嘴里喃喃道,然后开始在循化静修佛法。“丹斗”在藏语中是“就在这里”的意思,与撒拉语“孟达”是同一个意思。拉龙·贝吉多杰修行的地方,后来有了一座寺庙,就叫“丹斗寺”。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