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 地理 >

重庆艺术家撑起当代艺术的半壁江山

2017-02-21 09:36:41 

重庆艺术家撑起当代艺术的半壁江山

20世纪,重庆两次引领文艺风潮:第一次是文艺界精英荟萃的陪都时期;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艺术领域出现的“川美现象”。
图为徐悲鸿《巴人汲水图》

重庆艺术家撑起当代艺术的半壁江山

20世纪,重庆两次引领文艺风潮:第一次是文艺界精英荟萃的陪都时期;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艺术领域出现的“川美现象”。
图为李可染《牧牛图》

重庆艺术家撑起当代艺术的半壁江山

20世纪,重庆两次引领文艺风潮:第一次是文艺界精英荟萃的陪都时期;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艺术领域出现的“川美现象”。
图为老舍话剧《残雾》剧照

重庆艺术家撑起当代艺术的半壁江山

重庆艺术家撑起当代艺术的半壁江山

雾季公演
陪都文艺界的演出盛宴
陪都时期的重庆,汇聚了国内著名的戏剧团体,著名的剧团有50多个。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为雾季,其间经常大雾弥漫,不利于日军空袭,重庆文艺界遂利用此段时间,举行大规模的盛大演出即“雾季公演”。1941年2月,话剧《雾重庆》在重庆国泰剧院上演。该剧作者宋之的才华横溢,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享誉重庆文坛,曾受到茅盾、老舍、夏衍等人的赞誉。演出期间,《雾重庆》主要演员合影留念。

重庆艺术家撑起当代艺术的半壁江山

曹禺
1910—1996
杰出的戏剧创作大师
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1938年初,随剧校迁往重庆,改编《全民总动员》剧本,公演时轰动重庆。后来,他在重庆唐家沱将巴金作品《家》改编为话剧。

校园中有一个叫“虎溪公社”的艺术街区,几位年轻的艺术家正对着油画框投入地创作。继“501”、“坦克库”之后,“虎溪公社”是重庆的第三块艺术区。2011年6月以来,诸多艺术家来此设立工作室,成为巴蜀大地上又一块艺术领域的“特区”。时光上溯至上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川美新校区所在的沙坪坝集聚了来自全国各地迁入的文教机构,并诞生了名噪一时的“沙磁文化区”。那时的重庆,是全中国的文化、艺术、教育中心。

1937年底,重庆开始进入陪都时期。三年后,今四川美术学院的前身—四川省艺术专科学校应运而生。此后70多年间,一脉相承的文化艺术奇葩不断地在巴国故地绽放。

重庆1937,

一座文化城堡崛起于大后方

李小波是土生土长的“山城崽儿”。在他的脑海中,重庆向来是以“尚武”的方式影响历史进程的:商周时,巴人组成的“雇佣军”参加武王伐纣立下奇功,让“重庆人”首次名震天下;春秋时,巴国的蔓子将军面对入侵的强大楚军,以自刎的方式表达了巴人的倔强;宋元之际,钓鱼城守将以孤城阻挡蒙古铁骑数十年,延缓了南宋王朝的灭亡;近代,重庆本土名士也多以武将为主。所以,重庆的文化艺术基因向来匮乏,一直有耍弄刀枪棍棒的传统,少有人擅长驾驭琴棋书画。四川盆地中,“文艺”的溪水一直在成都平原上流淌,几乎没有延伸到东部的巴山渝水。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