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 地理 >

画像石:民族碰撞与融合 的“纪录片”

2017-11-02 08:22:13 网络

陕北、晋西北在汉代曾是一片动荡的疆域,胡人、汉人,在这里交融碰撞;畜牧、农耕,在这里长期并存。我们无法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却有幸通过深藏在黄土地里两千年的汉画像石,了解这段不能亲历的风景。本文作者长期工作在陕北文博系统一线,他将带我们走近鲜为人知的陕北、晋西北画像石,欣赏这部具有边塞风格的“纪录片”。

画像石:民族碰撞与融合 的“纪录片”

作为汉代重要的边郡要塞,陕北、晋西北是开疆拓土、抵卸外族入侵的屏障
在这一区域出土的画像石中,战争成为重要题材。反映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战争的画像石图像,被称为胡汉战争图。这块出土于陕西省绥德县白家山汉墓的画像石原石,用平面减地阳刻加彩绘的方法,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景象:人仰马翻的厮杀中,有中箭伏于马背逃命者,有尸首分离抛于荒原者,有挽弓射敌者,有挑敌首欢呼者,构成一幅血淋淋的战争画面。

这是刻在石头上的历史,曾在陕北、晋西北的黄土地里掩埋千年。当它们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这些生动、古朴的图像连接形成一部关于农牧交错、胡汉交融的汉代绣像史。

1920年,埋藏在黄土深层近两千年的汉代画像石第一次“浮出水面”。那年春耕时节,陕西绥德县一位郝姓农民翻地时意外挖出一座石墓葬。为了寻找陪葬品,他下大力气挖掘,除了挖出陶器、金银饰物、铁器,还在墓里发现了牢牢镶嵌在墓室内的有雕刻图像的石板。石板上有画像存在,因此得名画像石。当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画像石的价值,直到一对有“西河圜阳郭季妃之椁”字样的阴刻铭文墓门门扉画像石被运到北京大学,它们的年代和价值才逐渐为人所知。

陕北、晋西北的画像石基本集中在墓门、穹顶和墓室四壁上,雕刻技法多为平面减地阳刻加彩绘,属于东汉中晚期丧葬礼制的一部分,而在流行土墓葬的陕北、晋西北地区,只有官宦富豪修得起石墓葬。在目前挖掘出的有墓主人名字的画像石墓中,墓主皆是汉族人,但其墓中的画像石图像却极具北方游牧民族特色。

画像石:民族碰撞与融合 的“纪录片”

陕北、晋西北汉画像石分布图
陕北、晋西北的汉画像石分布在今天陕西绥德、米脂、神木、清涧等地,以及山西吕梁,主要集中在无定河、大理河、秃尾河、芦河等流域。这一区域在东汉既是农牧交错带北界,也是上郡、西河郡属地,有历史记载,秦以前,羌、戎、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曾在这里生活。1920年,埋藏在黄土深层近两千年的汉代画像石第一次被挖掘出来。至今,这一区域的汉画像石出
土量达1000余块,其中以绥德县出土最多。

在游牧民族的影响下,汉族居民将畜牧作为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

陕北、晋西北的画像石墓分布在今天陕西绥德、米脂、神木、清涧等地,以及山西吕梁,主要集中在无定河、大理河、秃尾河、芦河等流域。这一区域在东汉既是农牧交错带北界,也是上郡、西河郡属地,有历史记载这里曾是羌、戎、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秦统一天下,蒙恬在上郡监督修建长城,驱逐羌戎,内地居民被迁往此处。到两汉时期,上郡、西河郡的居民多为流动人口,政府将大批汉族民众迁往边疆定居,有确切记录的人口迁移就有七次。迁居于此的汉族居民带来先进的农耕生产技术的同时,也在游牧民族的影响下,将畜牧作为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经过长期的共同生存,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在经济文化上交流、融合,在秦长城以南形成了与北方草原民族的游牧不同的定居畜牧业,这是山陕北部农牧交错生态地带上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