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教育 >

“面向未来的艺术创意、创新、创业”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首届院友论坛圆满落幕

2017-01-18 09:12:15 

  2017年1月8日下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首届院友论坛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院友齐聚北大,与学院领导、师生一起,以“面向未来的艺术创意、创新、创业”为主题,共同交流艺术创意,探讨创新、创业发展趋势。论坛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院友会副会长陈旭光主持。

  首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院友会会长王一川致辞,他对一直以来关心艺术学院发展的院友们表示了感谢,同时他指出,院友会的建立标志着艺术学院的发展站在了更高的起点,学院将会由此获得新的发展契机。他谈到了院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既是学院培养人才的典范,是其他院友的职业帮手,是智慧的泉眼和学院捐赠事业的重要支持者,也是构成学院精神原乡的细胞。随后,王一川院长邀请与会院友畅所欲言,与现场师生分享经验和并提出宝贵建议。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邹惠致辞,她表示,艺术学院院友会的建立,离不开院友的支持和关心。对于第一次以院友之名主持的论坛,她充分肯定了其重大意义,她继续指出,院友会接下来的工作,仍然还需要依靠院友们相互启迪、相互帮助、相互温暖和相互照亮,由此,大家共同的精神港湾和温暖的家才可以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她希望院友能够常步入北大,常回艺术学院看看,并预祝论坛能够圆满成功。

  重庆大学电影学院副院长原艺术学院教授彭吉象老师发言,指出“进了北大门,就是北大人”,在北大诞生的大师们如宗白华、季羡林、叶朗等,使得北大成为了真正的大学,从他们那里传承而来的北大的艺术传统和学术思想,是我们思想智慧的来源。最后,他表达了对院友“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继续发扬北大传统”的殷切期盼和对艺术学院院友会办得越来越好的美好祝愿。

  随后,13位与会院友代表先后发言。1995级本科、蚂蚁金服设计委员会主席梁山鹰,特别指出国家文化创新的关键并不在于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而应该是各行各业人员艺术素养的提高,同时提出对北大艺术学院继续革新北大艺术教育的展望。2008级本科生、挚上文化传媒总裁杨潇叶接着发表了演讲,她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讲述了在美国好莱坞已具备成熟工业体系、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流产生阻碍的情况下,自己艰难创业的心得,为在座的院友提供了文化产业创业的启示。2009级本科双学位、青年导演及编剧王放放发言,以个人导演电影的亲身经验为例,分享了自己攻坚克难、坚守理想和情怀的坎坷电影路,他特别提到当北大和艺术联合在一起便意味着独特思想的产生,并表示接下来依然会坚持自己的电影风格,努力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2008级艺术硕士北京欢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恭豪致辞,他通过自己身边发生的三个小故事,讲述了院友对每个人发展所能起到的作用,高度赞扬了院友会成立的意义。

  2007级博士、编剧及导演毕志飞随后上台发言,他向参加论坛的院友们讲述了自己花费十年精心打造青春题材电影的心路历程,坦诚在北大的学习使得他对电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北大的严谨治学态度对自己的导演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希望院友之间能多交流、多互相支持,也祝愿院友会越办越好。2008级博士、甘肃省社科院副研究员、青年文化学者、文化制作人肖怀德,以“科技巨变、商业至上的社会:艺术何为”为主题进行了发言,通过探讨何谓艺术,并剖析我们所处的网络社会以及创新、裂变的时代特征,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艺术何为的新思考。2011级博士、北京舞蹈学院讲师田湉接下来以自身的艺术实践感受为主题进行发言,提出决定艺术品品质的关键要素是观念,表达了她对舞蹈艺术创作新趋势的看法,认为艺术不是贵族权利,而是此刻相信真善美的存在。2011级博士、台湾传统艺术中心研究员潘罡以“艺术+:文创时代的智造创新策略”为主题阐述,指出人的未来是创意者和艺术+,艺术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资源,并以台湾青年创意、创业的一系列案例进一步阐释了文创时代的创新策略。2007级研究生班、北京精典博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黎明结合自身创业经历,发表了以“现代儿童艺术教育空间的多元化之路,共享人文与艺术之美”为主题的演讲,从中国儿童艺术教育市场现状与痛点、多元化畅想和引导文化聚居消费新方式三个方面讲述了儿童艺术教育的相关问题。

  2008级研究生班、中国文化新经济发展基金筹备委员会秘书长赵迪发言,他回顾了自身步入文化产业这一专业领域的历程,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实战经验,认为在工作中要发心利他、身正戒懒,文化产业需要不断尝试,不能只想走捷径,而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前行。2010级研究生班、上海芭莎能量公关活动策划有限公司总裁景璐发言,她围绕“社会化营销和线下活动的互动模式”,分享了她的创业经验,指出要以时尚+、娱乐+为策略,不断提升核心能力,打造以时尚、娱乐为标签的活动营销公司。2002级研修班、朗卓文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苏萌以“从内容到服务:传统演出产业的创新”为主题发言,他在研修班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受到艺术学院知识和思想层面的熏陶,也参加到了第一届大学生音乐节等社会实践当中,这些都成为他在创业过程中的创新力量。2014级访问学者四川音乐学院公共管理系副系主任廖勇以“从艺术+的角度看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发展——以成都天府古镇艺术节为例”进行陈述,揭示了艺术+的内涵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契机。

  院友代表发言结束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学理论系系主任李洋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分别对以上几位院友的发言进行了点评。李洋教授表示从这几位院友身上看到了北大艺术人的特点,他们具有北大和北大艺术学院赋予的理性和智慧、使命感,不满足于做一个成功的人,而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国家的文化艺术面貌,对时代充满了责任感。向勇教授用“有间与无间”、“生存与情怀”、“转型与坚守”、“速度与激情”等关键词,对几位院友的主题发言进行了细致深刻的总结,他指出,北大艺术是一个链接、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但却是一个共同的真实存在,作为北大艺术人,我们要珍惜这个符号。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院友会常务副秘书长李静,也结合自己多年在艺术学院从事学生工作的经历,为院友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她表示,未来院友会应重点围绕同学们的需求,聚集资源、搭建平台、互相帮助、交流共享,艺术学院是院友们永远的家。

  最后,艺术学院副院长、院友会副会长彭锋,为论坛做总结。他归纳了院友发言,并对艺术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规划进行了畅想,指出学院人才培养的重点是给予了学生更广阔的空间。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