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5日下午两点,著名古文字学家高明先生九秩华诞庆寿座谈会在考古文博学院101会议室顺利举办。高明先生来自国内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机构的三十余位朋友、弟子等与高先生的部分家人共聚一堂,以座谈会的形式为高老祝寿。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先生回顾了自己60余年来跟高老学习、工作的往事,从最初听高先生讲授古文字学的诸多收获,谈到高先生编写的《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及《古文字类编》等著作的重要学术贡献,再谈及高老在北大考古系工作时平易近人的优良作风,称赞高老不仅在学术上勤勤恳恳,而且真诚待人、诲人不倦,是后辈学者学习的榜样,并为高老贺诗一首,祝他健康长寿。
之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葛英会、刘绪、高崇文、张辛、林梅村等老师及其他院校的多位老师,结合自己跟随高老学习、工作、生活的经历,从学问与道德等多个方面回顾了高明先生给学术界与自己带来的影响。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李零老师表示,高老是将自己引入学术之门的重要领路人之一,他的学术贡献是学界公认的。而自己对高先生感触最深的,还是他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豁达胸襟,认为高老是“真正配得上‘好人’称号的”。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的沈建华老师则讲述了一件让她难以忘怀的“小事”。上世纪90年代时,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一次学术会议上,高老请她帮忙联系自己的一个学生,表达了自己对学生的惦念之情,并十分关心学生的工作情况。之后高老特地写信向沈女士致谢,她为此深受感动。高老的多位弟子先后表达了对恩师的感激、敬佩之情。他的学生、北京大学的李水城老师由于出差在外,不能亲自参加高老的庆寿会,便特意写来贺信委托同学代读。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教授表示,去年高先生家拜年时,看到他老人家身体健康,深感这不仅是高先生一家的幸事,也是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和学术界的幸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院会尽力为老先生们提供更多的服务与帮助。杭侃老师向高先生表达了衷心的祝愿,希望他和在座的各位来宾都能健康长寿。
最后,由高明先生的家人作总结发言。高老的儿子高尔棣和女儿高碧琪都表示,自己虽然没能继承父亲的学术事业,但是高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与人为善的处事方法都对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高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其著作《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和《古文字类编》填补了中国古文字学领域没有系统性著作的空白;《中原地区东周时代青铜礼器研究》和《周代用鼎制度研究》等均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所指导的学生,很多都已成为著名学者。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