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教育 >

余友涵的艺术历程与艺术属性开幕讨论会回顾——李晓峰:余友涵其人及作品

2017-01-18 10:23:14 

  我一直也在说,余友涵一直不是想去弄潮的人,就像他刚才自己说的,他就是街上看看景,回来看看白色的画布,然后动动笔,极其平常,当然这里面的内容没有这么的平常。但这种状态、态度和心态,其实在今天看来又是很非凡的。今天我们的心都很容易被撩得动起来,相比之下余友涵像一尊佛,这么坦然这么从容。我们看到他的作品,这样的话题还可以聊很多很多。

  每次听余友涵讲话、聊天、上课就想到,余友涵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他还是个教育家,我认为他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艺术教育家,有他独特美学思想的。他每次讲的都是这么平常的事,但是耐人寻味。他喜欢道家思想,“圆”系列的创作就和《道德经》的精神有关。余友涵的人格也很像《道德经》里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以及《庄子》中的“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他就是一个邻家的大叔,看似平常得很,但是是有脑子的平常。

  今天余友涵讲了两段蛮长的话,像这么长的讲话其实比较少见。所以各位也是比较有耳福的,能听到余友涵这样的长篇讲话。讲得也一如本色,就像他很著名的“圆”系列,代表了他的艺术观念和人生态度,即明了简单,但在这种简单里蕴含了如此丰富、深厚、巨大的文化传统的支撑。圆的“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这些内容不仅体现在他笔下的“圆”的简单形式里,还包括形式处理的笔触、节奏,包括这样一种似圆非圆的生命体,它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几何圆。

  我认为余友涵的“圆”,同时也是关于他人格精神的评价,刚才我们有讲到人道主义、爱国、民族感情、民族的DNA等等。除此之外,我认为他还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不仅因为他参与了很多国际展览,而且他的思考,比如某一年书店卖起了羊毛衫,这些貌似偶尔的变化影射着大的变化。所以他还要去沂蒙山,在那儿获得了感动,他还画了“沂蒙山”系列,所以他是世界主义者也是和平主义者,“圆”系列也是一个和,是一种和谐。

  所以对余友涵先生的解读,首先他是一个人,是一个艺术家,同时他又不是貌似简单的人,他是一个多变的、丰富的人,所以我才提出了这个命题“有几个余友涵”。以余友涵的丰富性、单纯性和一以贯之性,他是教育家、美学家,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上重要的艺术家,他还是一个上海现当代艺术中“教父”级的人物。中国当代艺术中同样也是教父级的人物栗宪庭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中国有两个他很喜欢并可比较的艺术家,一个是北方的王广义,一个是南方的余友涵。所以大家要在了解了历史背景之后,再来解读貌似简单的余友涵,其实太丰富了,变化太多了,里面的感动也太多了。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