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教育 >

杭春晓:以身份认知来建构认知模版

2017-01-18 18:59:48 

  “以身份认知来建构认知模版”

  / 杭春晓(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艺术批评家)

  王艺在不停的寻找一种身份认知的通道,而这样一个通道的获取都是花了很大力气的,他在获取身份认知的背后,隐含了什么呢?今天许多艺术家会通过某些经验值来强化自己的身份认知,王艺本身移动的行为、转场换场的行为,塑造了他的认知模板,这样的认知模板就会不断的强化手艺的能力,比如他会不断的向别人展示他书法中娴熟的用笔能力,他锻造的能力。

  王艺本身这么复杂的社会身份,为当代艺术关于身份认知的讨论提供了案例。在今天的社会关系下我们来讨论一个人身份的时候,往往讨论他身份的准则,而这个准则的背后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或者是一种判断的知识通道,这个知识通道本身就是捆绑性的压力。而实际上,当代艺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试图讨论的不再是一个物化的结果,而是对于这些物化的生产方式、认知方式。

  无意之间,王艺的理想主义牵动了他的身份转换,他把自己的姓名与时代美术馆一起抛出来,抛出来之后就能带来一系列的对于这个问题的惯常看法。我们认为的艺术家应该怎样,比如在20世纪流行话语中,艺术家应该是一个像梵高式的神话,梵高构建了贫穷才是艺术家的神话,这个框架在今天还有很大的知识话语。但实际上王艺他就是不贫穷,这是不是可以对我们今天惯常的关于艺术家身份界定的一系列看法产生一种研讨呢?如果是这样一个状态,那么王艺沿着20世纪80年代那一代人的情节,那一代人的身份转换,无意或者是有意的进入到艺术界的时候,他就带来了很有意思的话题。而且沿着这种方式,这个展览可以进一步的把这个身份认知特征强化出来,甚至不需要有这么多手感性的作品,单纯把这种生存状态与身份的获取通道间的对话关系更真实的呈现出来,那也就足以放在当代艺术的框架中了。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