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艺博系列学术讲座
丁宁《感动心灵的西方美术》(共12讲)
第八讲 布勒格尔的寓言
主 讲:
丁 宁(北京大学教授)
时 间:
2016年12月27日
周二晚 19:00-20:30
地 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四层报告厅
主 办: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承 办:公共教育与对外关系部
说 明:因报告厅容量有限(200位座椅),请听众按到达顺序就坐,坐满为止,请勿占座。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第八讲 布勒格尔的寓言
提到布勒格尔,也许大家对他并不熟悉,但他却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北方的一位最杰出的画家。他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一生以农村生活为创作题材。但是,他富有思想,天生幽默,他的画风古朴率直,寓意深刻。他会在自己的作品里表现很多他对生活、现实以及历史极为奇特的思考。他的画常常变成他对自己所理解的世界的一种视觉表述。他成为17世纪荷兰绘画的开拓者,他被称为欧洲美术史上第一位农民画家。他到底是谁呢?
布勒格尔以宏大的构图来描绘通天塔,以云雾衬托通天塔之高,以风俗画的手法描绘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这幅圣经寓意的画,作者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意义呢?
我们走进了布勒格尔《有依卡洛斯的坠落风景》这幅画中,大半个画面平静祥和、充满阳光,人们各自过着宁静而真实的生活:放牧、耕犁、垂钓、航行,安稳自然。可是,布勒格尔为什么把这样一幅画叫《有依卡洛斯的坠落风景》?依卡洛斯是谁?这幅画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怎样的神话故事?
布勒格尔的这幅作品,画面密集、丰富,看似杂乱无章,却有思想的焦点。作者运用写实和虚构交相为济的手段,深刻地注入了不无荒诞的创意,表达了对人生和现实的某种看法和思索。艺术家在画中讲述了怎样的寓言故事呢?
主讲人简介
丁宁,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理事、北京国际双年展策展委员,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美术学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3-1994年在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美术史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赴哈佛大学进修。曾在中国美术学院任教十多年,任史论系教授、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一等奖、希腊奥纳西斯基金会最高研究基金资助、德国ZKM研究资助、美国盖蒂研究院研究资助、哈佛大学文艺复兴研究中心(Villa I Tatti)研究资助,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称号及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等。
著有《接受之维》《美术心理学》《绵延之维——走向艺术史哲学》《艺术的深度》《西方美术史十五讲》《图像缤纷——视觉艺术的文化维度》《美术鉴赏》《感动心灵的西方美术》《看懂美术》和《西方美术史》等;译有《传统与欲望——从大卫到德拉克罗瓦》《毕沙罗传》《注视被忽视的事物——静物画四论》《媒体文化》《视觉品味》《博物馆怀疑论》《解码西方名画》和《一个感动美国的故事:肯尼迪夫人与<蒙娜•丽莎>的相遇》等。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