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教育 >

第二届“非遗”传统雕塑传承人群培训研修班第十五课

2017-01-19 14:49:05 

  

第二届“非遗”传统雕塑传承人群培训研修班第十五课

  艺术观念与艺术风格专题

  2016年12月21日,第二届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习研修计划传统雕塑培训班在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校区继续开讲。

  此次课程邀请到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刘茂平教授,为学员们讲解艺术观念与艺术风格专题。

  刘教授是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武汉市非遗评审专家,武汉大学哲学博士,长期从事艺术理论、美术史、高等美术教育研究。

  刘教授站在哲学与文艺理论的高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艺术观念对于艺术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明确基本概念:观念与风格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言志说”与“缘情说”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艺术表现论。

  二、中国艺术中一般的风格表现。刘教授按照美术史发展的脉络向使学员们展示了著名艺术家的重要艺术作品,图文结合,形象生动。

  三、西方艺术的一般风格表现。重点讲述了西方纵向的流派与风格的演变历程。

  四、中国传统雕塑的风格特质举例分析。他从中国雕塑史上的代表性时期,总结了雕塑艺术的不同风格。诸如佛教雕塑艺术是理想化的造型,其形式综合了严谨的法度与理想的形态。并结合与传承人的从事的不同门类,以图文为实例,穿插讲解了天津泥人张、黄陂泥塑、台北故宫藏哥窑等方面的知识。

  最后,刘教授指出:手工不同于现代机械制造,具有珍贵性与独创性。手工艺的传承需要精益求精,需要传承人对待手艺兢兢业业并始终坚守,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届“非遗”传统雕塑传承人群培训研修班第十五课

  

第二届“非遗”传统雕塑传承人群培训研修班第十五课

  

第二届“非遗”传统雕塑传承人群培训研修班第十五课

  

第二届“非遗”传统雕塑传承人群培训研修班第十五课

  

第二届“非遗”传统雕塑传承人群培训研修班第十五课

  

第二届“非遗”传统雕塑传承人群培训研修班第十五课

  下午,“非遗”研修班的学员们来到著名雕塑家李鹏程先生的工作室继周一泥塑临摹体验课。李鹏程老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长期从事雕塑、壁画的创作实践。

  他将上次的学员的小组进行交换,分别对唐朝仕女像和古希腊女神头像进行泥塑现场临摹。最后,结合传承人的实例情况,进行因材施教的专门指导。

  同时,李老师建议学员以冬至为主题,围绕“民间故事和民俗风情”创作。结业作品要求原创,涵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结合每个学员的不同专业特色开展创作。一方面,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载体,诸如二十四节气中可用于创作雕塑的部分。另一方面,将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融入到作品中去,并充分调动各类创意性思维,使作品语言更加丰富,思想更显深度。

  

第二届“非遗”传统雕塑传承人群培训研修班第十五课

  

第二届“非遗”传统雕塑传承人群培训研修班第十五课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