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其价值的实现关键在于知识的生产率,同时知识生产率则是取决于知识创新的速度。创新能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和前进动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在提倡全方面素质教育化的当下,艺术素质作为文化素质的更高境界,发展艺术教育是发展当代素质教育的十分重要的手段。艺术教育它不仅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还可以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以及他们的审美能力,挖掘出个体创新潜能,对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以及美育发展都会有极大地促动作用。因而在不同阶段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应该将艺术教育纳入常规的素质教育体系中。形成以艺术审美教育为主要的特征,突出艺术审美的思想性,开启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的艺术教育模式。
一、艺术教育的相关理论
(一)教育理论
杜威认为,艺术在人类对外部世界的经验中及其人格结构的和谐协调具有整合作用,因而在传统的科学知识教育基础上,还需加强艺术教育。他认为:“艺术的职能在于统一,在于打破经验世界之基本共同要素的传统区别,这种职能旨在消除我们生存诸要素中的孤立和冲突现象,并利用它们之间的对立因素来树立一个更加丰富的人格。”
而1988年,美国艺术资助机构则是公布了美国艺术教育状况的一个调查研究报告——《走向文明:艺术教育报告》(Toward Civilization:A Report on Arts Education),其中也指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要赋予青年人以文明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沟通能力”。
(二)脑科学理论
人的大脑作为人类所有智慧和行为的物质基础,为一切创造性活动提供了资源。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奥斯汀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在使用大脑的一个半球时,会或多或少地使另一个半球相对地表现出无能。当大脑中较“弱”的半球受到“刺激”再同较“强”的那一半球相配合的时候,脑的总能力和总效应就可以大大地加强了。
长久以来,不管是人们的观念中,或是各个层次的教育中,一直都存在着重视学生左脑的开发,因而忽视他们右脑功能的倾向。然而如果外界环境不向右脑半球提供相对应的、其发展所需的刺激,右脑半球就无法具有正常的功能。而艺术活动正好与人的右脑功能息息相关,经常处于艺术思维的人,对其右脑的刺激和影响非常大,而这种影响可以促进左脑的发展。这种促进作用是只直接刺激左脑所不能达到的。
二、在当代教育中艺术教育被轻视的反思
对于学生艺术气质及人文素养的教育,是当今世界性的研究课题,也是当下各个学校急需重视的问题。自1989年,国家教委提出了关于学校艺术教育的概念以及2002年教育部颁布出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以来艺术素质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我国当前的艺术教育存在着系列问题。
首先,在观念上,不同阶段的很多学校仍然存在着忽视艺术教育的思想和现象。一方面来讲,由于一些学校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该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投入的经费较少,如此导致了艺术教育器材、艺术活动场地以及艺术活动经费等硬件设施严重缺失。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师生们对艺术的认识、艺术情感等方面的认知较为不足,甚至在功利意识的驱逐下使得很多学生直接忽视学校对于其艺术素质的培养。
其次,虽然我们国家在相关的政策上大力提倡支持艺术教育,但许多学校在其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经常存在形式化的倾向,并没有发挥出艺术教育应达到的效果。因此,目前我国艺术教育与国家政策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各阶段的学校教育对艺术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
对于当代的青年人,艺术教育不能只重视他们对社会经济及创造财富的作用,而是要强调以和谐美好的价值观去创造和维护物质文明。
三、当今社会艺术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一)艺术教育是当代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当代社会我国文化素质的教育重点应该是指人文素质的教育,而艺术教育应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高级阶段。人文素质的最高境界是追求人与人、社会以及自然的相互和谐,艺术美的实质则也是以追求和谐为最高目标。因此,我们的文化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事实上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学校在不断提高学生们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必须强调艺术素质在文化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及地位。
(二)实施文化素质教育重要的是以艺术教育为手段
文化素质教育包括文学、历史、哲学以及艺术。从我国教育的总体目标来看,学生们学习政治、历史知识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社会发展的整体方向;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教育能够完善人格,锻炼思维,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是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合理实施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促进思维能力全面发展,增进人际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开展艺术教育,并非旨在让学生学会一些艺术技能或技法,它与学生是否知晓组成艺术品的原则和规则也并无太大关系。艺术教育其任务更多地是要在众多面孔严肃的学校教学科目中,来扮演一种活泼、轻松的角色,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能力是由多种不同能力所构成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是人的感觉、知觉、注意力、想象力、情感等心理要素的组合。艺术教育中培养出来的独特艺术思维能力、知觉能力以及艺术情感等,可以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来推动学生们的创造性心理品质不断向前进步。
四、艺术教育的改进策略——构建快乐教育模式
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培养学生的艺术求知欲,不仅意味着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而且还意味着在从事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而明确艺术教育对社会、对自己的意义和创设的一定的任务条件,使学生面临某种实际任务及积累一定的艺术知识是激发培养学生艺术兴趣的基本条件。针对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认为艺术教育与自己关系不大的状况,利用讲座、演出及文艺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艺术教育与全面成才的关系,用古今中外成功人士对待艺术的态度启发学生认识艺术教育的作用。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