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在国画的写生中被视为界定作品标准的重要因素。好的笔墨是对艺术作品赏心悦目、回味无穷的解读,好的笔墨是造型与形式浑然一体的气韵表达,好的笔墨更是形神兼备、意境幽远的和谐之音。笔墨的好坏是依表现物象生动的造型来构成它的存在意义,依塑造形态结构的生动灵性来显现它的价值。造型决定笔墨的走势,笔墨是造型的重要技术支撑,离开了表现具体物象的笔墨造型,笔墨没有价值。
笔墨得法与造型生动
笔墨的运用和选择是动态多变的,但笔墨又是特定画面里的独立存在形式。没有一成不变的笔墨,也没有离开造型而孤立存在的笔墨。笔墨是造型的载体,笔墨当随造型。
笔墨是艺术与技术的综合体,笔墨是长期的积累养育和激发出来的。艺术家的格调与境界决定着画品,画品的高低是笔墨所表现物象所营造的意境,意境的绝妙在于心灵的感应对笔墨的驾驭。艺离不开技,技则为艺服务,艺术家技术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艺术作品的经典程度,从构图到用笔、从造型到设色、从结构到虚实、从对比到统一,无不凝聚着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光芒。笔墨与形态、笔墨与整体、笔墨与意境是不可分割的魔方,任其怎样变幻,图形格局仍旧统一完整。
观察生活,到大自然中去,我们会获得无穷的灵感与笔墨源泉,“搜尽奇峰打草稿,师古人不如师造化”,是说要到大自然中去体验生活。笔依形而设,墨因势而施,从生活和自然中找到笔墨的不同用途和法则。其次必须熟悉传统,在传统的夹缝中找到笔墨与造型可结合的新视点,绝处逢生。比如中国画的散点透视,非常具有现代感,它摆脱了西方焦点成像的局限,更注重心性和主观的表达,中国画里的意象之胸中丘壑,具有着当代艺术语言的精神属性。
形式美用之不尽,笔墨形式千变万化,好的造型里一定会有好的笔墨,好的笔墨里必然也会映射出好的造型,两者相辅相成,终身相守。
比例分割与经营位置
比例分割是一种数据差的比例之美。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将数据、比例视为造型美之要素,在构图中有黄金分割的布局被称之为好构图、美之图。掌握构图中物象间的比例关系,对画面进行比例量感的分割,对形态面积的比例差作合理分配,控制好构成画面量感差异的对比关系,调整好物象间的节奏美感,就易经营好画面的总体布局。
经营位置和构图是中西方艺术在画面布局和构成的不同称谓,属同一范畴内容。尽管中西方绘画艺术在传承的价值观与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在构图上仍然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取长借鉴的类似形式。我们可以从法国印象派及后期印象派到现代主义这些时期的绘画看到,画面的形态多倾向于平面化,构图多倾向于主观化;而近现代及当代的中国画在经营位置上也出现了对焦点成像的选择和对空间及色彩的应用。
解析比例分割和经营位置的意义在于教给学生以二维的几何视角去概括和归纳自然景物的繁复性,对形态各异、变化多样的物象作比例分块和量感的调配,每一形态要合适地安排在所属的板块内,形成有序的排列,如此,画面的大格局就能确定下来。再根据画面的需要,确立虚实与强弱、主次与藏露的节奏关系。同时,要把造型艺术元素中的点、线、面的构成形式与自然形态作分析组合,使经营位置合理有序,韵美有秩。
在写生教学中,学生们面对大场景的自然和复杂多变的物象时,通常不知如何下笔,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怎样控制画面的节奏关系,怎样能确立完整的构图等力不从心。其实,这些被动的主观因素所缺少的就是比例分割画面的构成意识。以我教学多年和艺术实践经验,确立画面的构图和节奏,有几种方法可以推荐,仅供参考:
1 在写生或创作前,根据景物的分布和物象的形态,先分割好画面大的比例关系,确立物象面积之差的比例美感,把点、线、面的艺术元素与自然形态形成的点、线、面视觉作归纳构成,使这些自然形态完整有序的分布在构图中。
2 处理好画面的虚实构成,协调好了画面的主次关系,实为主体物象,虚为辅助与烘托,它们互为作用,相互映衬,相拥相抱,形影不分。画面太实则缺乏灵动之气,画面太虚则缺少主体节奏,如同一部电影要有领衔主演、主要演员、一般演员和群众演员的不同主次关系一样,要有递增或递减的层次和先后出场顺序,以虚托实,以此类推。
3 随后考虑的是景物的形态特征。在分割好的面积中施以形态,按照主观意图去表现这些设计好的形态,它们或实或虚,或繁或简,或主或次,或点、或线、或面,依次有序的呈现在画面中。这种先有布局分割的设计意识,是一种建立在整体观察方法中的表现意识,从而确立了构图的完整性、统一性、协调性、秩序性。
4 按形态的繁复与单纯程度作合度的安排和调整,繁托简、简衬繁,繁简相生,节奏井然。变化中不失整体,整体中不失变化。艺术贵在能收能放,虚实相宜。
知白守黑与动静相生
在素白的宣纸上将眼前的景物合理恰当地布局于此,是要有预先构思的。这一预先构思的设计就是我们常说的知白守黑。画面中布多少黑、空多少白要依附于物象体量大小和明暗变化,依附于自然景观给我们的直觉和印象。它们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互为主次,互为虚实。当画面黑的比重增大时,画面会呈现或凝重浑厚、或庄严雄健的感觉;当画面白的比重增大时,画面会呈现或空灵高洁或清风野逸的感觉,当画面灰的比重增大时,画面会呈现或朦胧飘渺或含蓄润滋的感觉,当画面的黑白面积接近等量时,画面则会呈现或明朗了然或响亮对峙的感觉。由此可以看出,黑白布局对画面整体气氛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它所带来的视觉心理变化是明显的,这些心理变化又直接关系到我们在写生时如何选择适当的黑白量差来作组合和构成,当观景观物获得的印象与适合的黑白对比关系契合时,最初的画面调式和情境表现就基本形成了。
知白守黑的主导意识预先于行笔作画前时,往下进行的写生就有了章法,就会由被动描摹转化为主动表现:由看一眼画一笔的局部刻画转换到看整体画气象的宏观表现中,克服了只顾局部表现,而忽略了局部物象与整体关系的协调与统一。当然,这里不能不重视笔墨表现物象所构建的画面大气象的重要性。笔墨建立在物象的形态和结构中,依照画面的黑、白、灰关系进行意象的处理,使画面构成中的不同物象形成有序的呼应,以烘托出画面特有的意蕴,构架出知白守黑的布局和浑然一体的整体。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