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刚才吴志攀常务副校长已经代表北大对各位的光临表示欢迎。值此机会,我愿代表北大艺术学院全体师生再次向各位领导、嘉宾和代表致以最真诚的欢迎和感谢!此时此刻,想说的话很多,但限于时间,只想提几个时间性数字,提请各位在交流时留个意。
首先一个数字是一年。一年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国家战略。在中国大学实施“双一流”战略的过程中,艺术院校和艺术学科应该做出怎样的贡献?想必各位嘉宾和代表都在进入自己的思考之中。
其次的数字是两年。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做重要讲话,对全国文艺工作包括艺术学科建设、艺术理论评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随后中央颁布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整整10天前,习总书记又在第10届文代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以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文艺高峰为目标,就加强文艺理论评论工作、推进艺术教育、提升艺术素养等做出新部署。这对我们全国艺术院校和艺术学科来说又增添了更深重的使命感和更强烈的紧迫感。
第三个数字是5年。艺术学科在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学科门类已经5年整,如今它生长如何?前景怎样?既有音乐学与舞蹈学的合二为一,又有戏曲学或戏剧学、电影学和电视艺术学的合三为一(或合四为一),还有美术学与设计学的一分为二,以及艺术学理论的独立门户,这些新的学科专业环境会带来怎样的新问题、新挑战?想必都会让我们有话想说。
第四个数字是20年。近20年前的1997年1月,时任北大哲学系和宗教学系主任的叶朗先生受学校委派创建了艺术学系,9年后艺术学系扩展为由四个系组成的艺术学院。经过近20年来的全面恢复和发展,北大艺术学院已经建立起由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组成的艺术学科群,由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和文化产业管理三个方向组成的艺术学理论类本科专业群,以及由广播电视、美术和戏剧三个领域组成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培育点群体和博士后流动站,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有序的艺术学科群构造。这一建设成就的取得,要感谢我们的创院院长、名誉院长叶朗先生的开拓之功,感谢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北京市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感谢全国艺术学同行的帮助以及全院师生的团结奋斗。未来我院如何进一步实现新的发展目标,还需仰仗各位的继续关怀、支持和帮助。请你们这一次务必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第五个也即最后一个数字是100年。北大艺术学科的历史诚然几乎与它的创校历史一样悠久,但正是在将近100年前,蔡元培先生一出任北大校长,就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崭新宗旨,强调大学应首重学术,把艺术教育置放在现代学术体制的系统中精心培育,由此开创了北大乃至整个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和美育的新传统。这个现代性新传统既是北大的宝贵财富,也同时是全国教育界的共同财富。在告别中国现代艺术学科第一个百年而迈向它的第二个百年的时刻,我们有理由来认真思考:下一个百年中国现代艺术学科和艺术教育应当和能够向世界贡献什么?作为如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应当和能够为世界艺术学科及艺术教育的多样性和高水平发展做出怎样的配得上的独特建树和贡献?问题就提出来了。
各位嘉宾和代表,我上面列的这几个时间点诚然并不完备,但它们之间的重叠却有理由向我们展示一个有力的信号:中国艺术院校、艺术学科及艺术教育正处在现代历史上绝佳的多重时间机遇的交汇点上,提醒或启示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为了文艺高峰的筑就而从事的艺术人才培养改革激流中,做出我们应有的建树。衷心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