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0日,第一届“为学·为艺”北京高校美术学研究生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图像内外——美术学的原点与弥散”为主题,设置美术教育、古代美术史、近现代美术史、汉藏佛教美术研究等板块。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美术学专业的15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发表了主题演讲。
论坛邀请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福顺先生、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吴明娣、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秦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朱德义、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张鹏、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莫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莫阳、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何卯平作为评议人。论坛邀请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段鹏、故宫博物院书画处馆员许彤、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翟晶、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于硕分别主持美术教育、古代美术史、近现代美术史、汉藏佛教美术研究等专题的发言与评论。
上午8时30分,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常建勇、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南、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王珂及其他与会嘉宾、发言人、主持人、评议人出席开幕式,常建勇书记肯定了筹划本届论坛对促进高校美术学专业研究生交流学习的重要意义,对筹划和参与论坛的师生表示感谢,并将论坛召开形容为“昆玉河畔 首师论道”。
本次论坛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的首届美术学研究生论坛,虽筹备时间紧张,但整个过程十分顺利,发言者的演讲无一不引人入胜,嘉宾的评价字字珠玑、切中肯綮。本次论坛汇聚北京多所名校美术学专业研究生,涉及的课题广而精,既囊括了近年的研究热点,亦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颖选题,为美术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提供了一个展示与交流的舞台,也为旁听的美院学生拓宽了研究视野。
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为美术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具备为学生发展建平台,为学界交流做贡献的责任意识。论坛尾声,李福顺教授进行了总结,回顾了首师大美术学院术的发展历程并肯定了论坛的交流意义,鼓励青年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多做有意义的研究。
论坛闭幕时,吴明娣教授以发言人丛涛的《继绝学 应时变——戴熙<忆松图>解读》与苟欢《有“模”有“样”:侯马风格青铜器和模范的研究》两篇文章为切入点,总结此次论坛的博士生做得相对专精,在某种程度上是“继绝学 应时变”,硕士生虽有些稚嫩,但也做的“有模有样”。同时,鼓励年轻学子像李福顺先生等老一辈研究者们一样,在美术史研究领域里继续坚守与开拓,希望来年花园村里继续 “为学、为艺”。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