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教育 >

“礼乐学堂”为武汉第三寄宿中学师生讲述《楚国青铜器》

2017-01-20 09:36:03 

  

“礼乐学堂”为武汉第三寄宿中学师生讲述《楚国青铜器》

  湖北省博物馆积极利用自身资源与学校教学深度融合,为青少年学生着力打造融课堂教学与创意实践于一体的教育体验,逐步发挥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领域的重要作用。在上学期成功经验基础上,本学期,“礼乐学堂”首先为该校七年级学生举办了《从湖北省博物馆精美展品看先民科学智慧》的专题讲座,从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等多学科角度激发学生探索古代科学文化的兴趣;随后将持续为武汉第三寄宿中学带来深受师生欢迎的《楚文化》系列课程,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礼乐学堂”为武汉第三寄宿中学师生讲述《楚国青铜器》

  青铜器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楚国青铜器精美绝伦,自成一系。2016年12月1日,湖北省博物馆“礼乐学堂”应邀走进武汉第三寄宿中学,为七年级选修课的同学带去了精心策划的《楚国青铜器》专题课程,引领同学们感知熠熠生辉、独具特色的楚国青铜文化。建国以来,楚墓中出土的青铜器数量多、种类繁,更因其工艺之精、造型之美而独步天下。社教老师通过ppt课件,结合精美的文物仿制件,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铜矿的分布、采集、青铜器的分类、用途、重要作用及青铜器的冶铸和加工工艺等,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楚国青铜文化的光辉与繁荣。

  

“礼乐学堂”为武汉第三寄宿中学师生讲述《楚国青铜器》

  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中,社教老师引导同学们触摸感受文物仿制件,并结合精选的视频资料让同学们分析探讨楚国青铜器的特征、用途及重要意义。

  

“礼乐学堂”为武汉第三寄宿中学师生讲述《楚国青铜器》

  此次课程还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湖北第二师范继续教育学院组织的校长组成参观团体前来课堂现场观摩学习,课程结束后,他们还与“礼乐学堂”社教老师们就博物馆与青少年教育融合的经验及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

  《楚国青铜器》课程中在师生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随后,“礼乐学堂”还将持续走进武汉第三寄宿中学,为同学们带去《楚国乐器》、《楚国农业》等精品楚文化课程。(文:温静;图:罗濛;编辑:陈丹妮)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