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清华大学“信息艺术设计”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探索项目获2016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获奖者包括:鲁晓波、史元春、崔保国、徐迎庆、付志勇。
清华大学于2009 年启动了“信息艺术设计”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项目,本项目由美术学院、计算机系、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建设,已作为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在国务院学位办制定网站进行公示备案,按照二级学科进行管理。
本成果主要解决通过交叉学科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问题。该研究生项目突破原有按学科招生模式,通过“多入口、一个平台、多出口”的形式进行教学管理。建立全新的课程体系,满足共同知识学习和个性化培养。完善与企业合作机制,不同背景同学组成团队来实现创意原型。拓展国际合作,推动师生参与不同形式的国际交流。
本成果以学科交叉的模式培养学生,为不同学科的学生创造共同学习的机会。在美术学院的“一个平台”上设立跨学科的共同课,同时三个学院分别设立专业选修课,形成共性与个性培养结合的课程体系。与国内外的一流企业密切合作,采用项目驱动和团队协作的实践模式让创意落地。开展国际工作坊以及暑期课程促进国际交流,实现跨文化的人才培养。
经过7年的建设,“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研究生项目已形成完整的交叉学科教学体系,学生成果获得广泛认可。学生作品在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总决赛获得冠、亚和季军,月球探测载荷创意设计方案获得“优秀创意奖”,马凯副总理为团队颁奖。通过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破解了单一学科难以胜任交叉创新项目的难题。交叉学科研究生参与到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支撑项目中,成为跨学科研究的中坚力量。借助项目驱动模式,推动产学研合作及创新孵化。与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学生团队参与企业课题,同时借助清华大学双创平台,成功孵化学生创业团队。促进和国际高校与机构合作,加强创新人才的国际胜任力。如建立清华大学终身学习实验室(由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和丹麦乐高基金会支持)、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在西雅图联合举办“World Lab”工作坊、与韩国首尔大学等联合举办Urban Media工作坊、与斯坦福大学联合举办“人本城市”合作课程等,培养学生的国际胜任力。
为鼓励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自2014年设立“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奖励在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开拓创新、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效的集体和个人。
2016年,学会秘书处收到来自全国从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申报教育成果奖217项,按照评选办法,经过形式审查、网络评议、复评答辩、审核批准等程序确定最终入选成果41项,其中,尤政等人的“培养顶天立地的复合型工科创新人才的探索”等9项成果获得一等奖;鲁晓波等人的“‘信息艺术设计’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探索”等32项成果获得二等奖。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