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教育 >

清华美院张夫也老师—外国工艺美术史学科的拓路人

2017-01-20 22:21:42 

  他一向强调要用发自内心的情感来创作,因此,他的绘画犹如自身的心灵写照,充满诗情和音乐节律。在他丰富多变的墨色和大气磅礴的构图中,透露出一股悠然、淡泊的清幽之气。

  ——清华美院副院长、教授张敢

  在学术界他是一位知名的外国工艺美术史专家,他的代表作《外国工艺美术史》多次再版,获得良好的学术影响。他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还进行绘画创作,曾在北京、上海和日本东京举办个人美术作品展览或联展,2013年4月,又在广州美术学院成功举办《游艺三味——张夫也画展》,展出1980年至2013年创作的61幅油画作品,展示了30多年来他在油画探索和形式创造中的成果,获得师生们和美术界的好评。

  ——清华美院教授陈池瑜

  1、请问张老师,您觉得外国工艺美术史和中国工艺美术史有什么不同之处和共同点呢?

  这个问题其实最简单地说,一个是中国的,一个是外国的,自然是不同的。因为中国的必然会彰显中国的文化精神,外国的完全是体现外国的文化精神,而且这个外国指的是中国以外的国家,而不会是特指某一个国家,所以它的内容就会更加丰富,它的文化内涵也就更加多彩。但我们说中国呢,只指这一个国家,所以,我们不是拿整个中国跟外国的某一个国家作对比,而是跟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这样作对比的话,那外国的就相当丰富了。因此,不论从哪方面来讲,肯定是不同的,文化根基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然后地缘环境上也不同,所以,这些不同必然对文化或艺术的风格都有深刻的影响,所以它肯定是不同的。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学习中国的文化历史,还要学习外国的文化历史,这样的话,我们的知识才会完整,才会丰富,才会平衡。共同的地方就是:不论中外它毕竟是工艺美术史,工艺美术史并不研究纯粹的绘画、雕刻,也就是说不研究纯艺术。那它研究什么呢?研究陶瓷工艺、金属工艺、玻璃工艺、石工艺,、木工艺和染织工艺等等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征,从这个方面说就是共同点了,就是我们的中国工艺美术史是研究中国的陶瓷、染织、金属工艺的发展历史,那外国的就研究外国的陶瓷,外国的、染织、金属工艺的发展历史,这个就是它们的共同点。简单地说就是这样。

  2、张老师,您曾经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待过一段时间,请问您在那里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去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留学已经是26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最大的感悟就是,它们的研究条件太好了,我当时在那儿感叹:哎呀,我们自己的国家要有这么好的研究条件该多好啊!就是你想看的什么东西都有,比如说,有很多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美术馆、博物馆,还有呢,在学校有藏品上乘的艺术资料馆和图书馆,内容丰富。除了日本的,更多的就是国外的东西,所以,研究条件特别好,通过良好的研究条件,通过它的平台研究全世界的艺术就很方便。再一点,就是它们请过来的展览也特别的多,几乎都是国外的那些经典的展览,都会拿到日本展览,所以我们能看到好多东西,间接地有很多东西我们在日本看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再到其它的国家专程去看了,当时就是那种感觉,因为它们都到日本来了,比如古埃及文明的艺术、美洲玛雅文明的艺术、非洲的艺术,还有欧洲艺术的东西,比如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以及新艺术运动时期的都在那里可以看到。这种研究条件着实让人很羡慕,所以,我们也就像海绵一样充分地吸收,然后充实自己的知识。我觉得它们的图书馆藏特别的丰富而且查找资料也特别方便。

  由于日本地盘小,图书又特别多,书架不会像我们那么奢侈的就摆在那,它们那里书架和书架之间的距离特别近,取书的时候需要特制的机关移动书架。还有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就是是书架上经常有假书。这种假书就是当这本真书被人借走之后,这个书的位置还要有一个假书占领这个位置,上面写有信息,告诉阅读者这本书目前在何处,是谁借走了,大约什么时候还回来等等。工作会做得如此细致,令人叹服。这一点还是特别让人感动。

  所以,我觉得当时最大的收获就是它的那些条件好,所有的工作做得很细致。教学条件好,研究条件好,这样呢,特别有利于我们的教学和研究,再一个就是,美术馆,博物馆特别多,想看哪方面的就随时都可以去,因为我们这个专业就是要多看多感受,以上两点便是我当时在日本大学里最大的感悟和体会。

  3、您在研究外国工艺美术史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一些困难是什么?或者说让您印象最深的?

  最大的困难嘛……因为外国工艺美术史就意味着是世界的工艺美术史。作为一个中国人研究的话,最大的障碍就是有没有到境外实地考察的条件,这需要很高额的经费,需要宝贵的机会,这一点其实我们都很难达到理想结果,做到特别完美。如果是一个国家的话,写一个国家的美术史或者工艺美术史就只到这一个国家,比如说日本,因为我留过学,我写日本的就比较容易,我也已经出过一本《日本美术》的书了。但是要写全世界的,外国的,那就意味着你真正的研究到位了的话,就应该去那些主要的国家,或者几乎是每一个国家都应该去考察、观览,收集实地的资料,但是这一点就做不到,这就是一个最大的困难,也是最大的一个遗憾,当然,对我来说也是最想实现的一个愿望。我虽然已经去过很多国家,但是我觉得还远远不够,比如说希腊到现在也还没有去,还有南美洲那边,我也没有去。除了这些地方,当然五大洲基本上都去过了,欧洲,非洲,亚洲还有大洋洲,就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和地区。但是还有很多重要的地方至今并没有去过,那我们研究它们还是通过文献资料和图册书籍,还有一些影像资料,搜集起来,然后自己要做一些梳理和总结。所以我认为,研究艺术史,不管是美术史,工艺美术史,实地考察特别重要,尤其是掌握第一手资料至关重要。因为之前,我们在上大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课的那个年代真是可怜,因为那时老师们没有条件出国。但是讲外国美术史的老师必须要讲经典作品和代表性的作品,那么这些作品得图像和文字资料都是从文献上来的,有时候有些信息就是有错误的,尺寸或者是材料就不对了。所以说第一手资料特别重要。亲眼见过的,你才会对它有深刻的印象,对作品的尺度、材质肌理、色彩和造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不能是纯粹的从文献来、从照片上来。所以我觉得,不能如愿出境实地考察应该是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困难。所以,我还想继续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去更多的有悠久历史文化和鲜明特色的国家和地区,要更多一些,就这样。

  4、您认为外国工艺美术史对于学习研究造型的创作有哪些帮助呢?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