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讲究尊师重道,注重拜师礼仪,从古至今,很多技艺靠的是师傅授徒传承。1月16日,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的铜官古街五行艺术馆内热闹非凡,一场特别的拜师收徒仪式在这里举行。
上香、磕头、敬茶、授拜师帖、向徒弟训词……经过传统的拜师礼后,5名陶瓷艺术爱好者,拜湖南陶艺大师、“国字号”非遗项目——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谭异超为师,正式成为他的入门弟子。
这次拜师的5名学徒,很多起点都比较高,既有艺术生,也有博士生。沈颖利是这批拜师者中唯一的女徒弟,她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多年来专注于手工陶瓷创意设计。因痴迷于铜官陶瓷釉下彩技艺而决心拜师学艺。
沈颖利说,作为一名学院派的代表,她的作品有些不太接地气。她之前经常会来向谭老师请教,这次拜师之后,她觉得今后会从谭师傅这里学到更多接地气的技法,将铜官陶瓷技艺发扬光大。
这次收徒,是谭异超老人2005年退休后第一次收徒,谭老表示,除了向徒弟传授传统制陶技法外,还将重点教授陶瓷理论,鼓励徒弟们研发创新。谭老说,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之所以从唐朝传承至今,靠的正是师傅带徒弟的方法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这次之所以要举行拜师礼,就是要让弟子们懂得尊师重道,也让陶瓷的传统烧制技艺得到传承。
谭老表示,今后工作室除了教授陶瓷烧制技艺以外,还会教授学徒们理论方面的知识,邀请湖南大学的教授前来授课,将理论联系实际地为徒弟们讲学授课。
【人物名片】
谭异超,1945年出生于长沙铜官陶瓷世家,从事陶瓷科研及创作设计工作近60年。原任湖南省铜官陶瓷总公司研究所副所长、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湖南省陶瓷工艺大师,2015年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设计创作的《精细铁炻器15头咖啡具》荣获首届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金奖,并且多次作为国礼,由国家领导人赠送外国元首和国际友人。其研制的《黑里红艺术釉》获湖南省政府颁发的重大科技成果奖;大型彩釉炻器壁画《中国姑娘》获1987年长沙科技成果奖,并安装在郴州市中国女排训练基地;大型陶塑《鹰》1986年安装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