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美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同时还是以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为依托,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形象化的生命和情感教育。“学校美育工程”把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有机融合,是郑州教育2016~2018年工作规划中具体确定的17项重大工程之一。
为夯实美育载体,我市大力构建美育课程体系,推进校园美育活动逐步开展;为强化美育保障,我市不断整合社会美育资源,筹建郑州美育网络资源库;为推动美育进程,我市开展督导评价,遴选美育示范县(市、区)、示范校。在我市,“美育工程”的实施,增添了校园活力,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做有未来的教育,我们主张:学校美育不仅仅是学校艺术学科教学所承担的责任,更多的是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活动的审美化改造,将显性的艺术审美教育和学科融合审美教育以及隐性的环境审美教育融为一体,合力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当现实教育生活中,我们的老师酣畅淋漓地完成一堂“最好”教学的时候,实际上他们也就完成了一次美的塑造。
做有未来的教育,我们注重:学校美育理念的落实,美育规划的制定,美育课程的构建,美育路径的选择,美育师资的充实,美育资源的整合以及美育资金的保障。
做有未来的教育,我们发现:郑州各县(市、区)、各学校的美育蕴藏巨大的化育潜能,每一个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每一次细腻微小的美育实践,都成为涵养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心灵的润物无声,都成为推动郑州美育向前发展的智慧支撑,都成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美丽驱动。
——郑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李陶然
多元平台 彰显综合素养
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当代舞、爵士舞、踢踏舞……2016年郑州市中小学生美育活动独舞决赛现场,选手们各显其能,将我市中小学生的风貌展现得酣畅淋漓。
而独诵比赛现场,古今中外的名篇成为参赛选手选择的诵读篇章。每一位参赛选手都落落大方、声情并茂,赢得了评委的称赞。
由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和郑州市教育局主办的2016年郑州市中小学生美育活动,以“出彩郑州·阳光校园”为主题,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美育相融合。活动历时7个月,分艺术表演类和艺术作品类两大类,涵盖独唱、独奏、独舞、独诵、戏剧、书法、国画、水彩/水粉、篆刻、摄影、版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共有来自全市各县(市、区)和各市直学校的一千余名学生报名参加。
在我市,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美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美的舞台,从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已是常态。
郑州市回民中学管弦乐团和民乐团连续6年应邀赴澳大利亚、韩国、奥地利和俄罗斯等国家进行艺术文化交流,郑州市第二中学、郑州市第七中学等艺术团到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歌剧院进行艺术展演和学校交流活动……学校社团建设也已成为我市美育教学活动的有力支撑。我市通过“星级社团”评选活动和“社团联盟”建设活动,极大促进学校美育水平的提高,激发全体学生参加艺术活动的热情,让每一位学生都初步掌握一项艺术技能。不仅如此,学生艺术社团日渐活跃于国际艺术文化交流中,开拓了师生的国际视野。
丰富课程 助推美育进程
郑州五十七中开发的“快乐口风琴”、新郑市新华路小学的特色“版画”、郑州八十中的“魅力葫芦”……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我市大力推动美育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目前,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的美育课程校本化都纳入了学校发展规划,并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特色和品牌。市教研室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和不同形式课外活动的开展,积极鼓励、引导教师进行音乐、美术教材的二次校本化开发,研发校本课程,并在全市展示推广,使每所学校都有独具特色的美育教育校本教材,教研室还不断丰富校本课程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对传承地方文化、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根据郑州市教育局2016~2018年教育发展重大工程中学校美育工程建设及各项子工程的工作规划,我市2016年全面启动“学校美育工程”,建立学校美育课程体系:中小学、幼儿园美育课程建设以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为主体,以审美化教学、学科美育功能开发为抓手,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科学定位美育课程目标,按照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等,逐步开齐开足并上好美育课程。
从2016年开始,我市计划用5年的时间对全市1000名中小学美育工作者开展提升培训。加大对县(市、区)美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安排专项培训资金,并向农村学校予以倾斜;继续开展名师送课下乡活动,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美育优质师资资源共享。学校也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开发学校美育课程,组织开展美育教师基本功比赛、艺术论文评选和专项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美育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此外,利用信息化手段,我市进一步扩大优质美育教育资源覆盖面。通过美育网络资源建设项目,完善了与课程教材配套的中小学美育课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库;创新学校美育教育教学方式,进一步完善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平台建设;以郑州教育信息网、郑州“优教人人通”为平台,建立郑州“互联网+美育”资源库,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曲、朗诵、演讲等内容,借助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传播,将优质美育资源整合、共享,充分发挥社会美育的功能。
我市不少学校,在做好校园整体规划、设计、重建、改建、扩建的同时,纷纷借助校园网、广播站、校报校刊、宣传栏等,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美感人,以景育人。“书香校园”评选、“中华诵·经典诵读”等活动和比赛,以及最美师生、最美班级、最美校园等评优评先活动,也让校园美育之花更加芬芳。
完善体系 塑造美育品牌
在去年11月召开的郑州市美育工作推进会上,郑州市教育局对遴选出的示范县(市、区)、示范校和实验校进行命名授牌。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