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教育 >

【讲座预告】黄胄人物画视觉模式对20世纪中国画创新探索的贡献

2017-02-09 08:51:34 

  20世纪的一百年是中国绘画发展和变迁最为剧烈的百年,中国画创作的视觉模式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与欧洲艺术史路径不同的是,摄影术和写实绘画技巧的训练同样是舶来品,也同样因为好奇心、欣赏乃至崇拜之情,使这两项终将合并的现代视觉艺术要素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发生基因聚合,作用于中国艺术家的血液里。

  黄胄先生是这一阶段中国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画家,他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独立完成了写实叙事性大场景人物画表现图式的现代转型,其中对于影像视觉模式的引用有效地为观众营造了身入画境的视觉观感,增强了人物场景情绪的感染力——这一创新探索,对于20世纪下半叶中国画艺术的其他探索,迈出了最有启发性的跨越性步伐。

  本场讲座,主讲人付爱民先生将通过对具体画作的详细阐释,为观众解读黄胄先生人物画视觉模式对20世纪中国画创新探索的贡献。

  付爱民,生于1972年,锡伯族,博士。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理论文创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影像系主任,《中国民族美术》期刊副主编,民族美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美协线描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美协会员。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全国少数民族美展、全国美术院校美展及国内外现代艺术展等并获奖, 并承担过多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规划设计及出版专著。

  本次讲座为炎黄艺术馆临摹教室公开课,同时欢迎社会公众旁听。

  【活动信息】

  艺术公开课 | 黄胄人物画视觉模式对20世纪中国画创新探索的贡献

  主办:炎黄艺术馆、黄胄美术基金会

  主讲:付爱民

  时间:2017年2月25日(周六)14:00-16:00

  地点:炎黄艺术馆报告厅(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慧忠路9号)

  活动免费参与,无需预约。通过以下方式可获取更多活动详情:

  (1)关注炎黄艺术馆公众订阅号(yham0928),回复“公共教育”获取近期更多活动资讯

  (2)电话联系炎黄艺术馆公共教育部:8610-64913019(周一至周五)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