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教育 >

重庆地方两会:发挥博物馆功能助推中小学素质教育

2017-02-15 08:06:33 

  博物馆以特有的文明传播方式,对提高公民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小学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博物馆本应发挥重要作用,但政协委员莫智红发现重庆市博物馆在发挥其教育功能方面,状况不容乐观,他建议应重视重庆市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发挥,助推中小学素质教育。

  莫智红为此进行了专门的调查:通过对渝中区、渝北区、江北区等9个区,17所中小学校,960名中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获得的调查结果:960位学生前往各类博物馆的总次数为1212次,2016年平均每人前往博物馆的次数不到2次,甚至有21%的学生在2016年从没有去过任何一个博物馆。调查结果中家长带领前往参观或活动的次数最多,而学校老师带领前往参观或活动的次数最少。

  究其原因分析可以发现,一方面,博物馆非常重视陈列展览,但忽视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缺乏面向青少年教育的专任教师、专门的活动场所和互动空间;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因受升学压力的影响仍然局限在书本和黑板,无论是地域文化、人文社科,还是自然科学都舍不得“浪费时间”前往博物馆进行辅助教学。其次,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没有和学校教育功能进行有机衔接,博物馆文化没有能够融入到学校教育之中,学校教育对博物馆教育功能重视不够。

  “美国博物馆被视为‘儿童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在美国,88%的博物馆为幼儿园至高中的学生提供教育项目;博物馆每年用于学生教育项目的支出多达1.93 亿美元。所有博物馆都为学生设立专门教师、实验室,开办专供儿童参观的陈列室或‘儿童博物馆’。美国博物馆重视青少年教育,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民教育思想,培养了国民的创新意识。”莫智红说。

  通过对重庆市的调研和对美国教育改革的参考,莫智红建议政府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主要用于对青少年活动场所和互动空间的建设以及对专任教师的培训和待遇支撑;博物馆也应积极地创造条件,将博物馆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与学校联合起来,共同举办与展览主题相关的活动,使博物馆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教育部门要制定宏观政策,使学校和博物馆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将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列入教学计划,明确规定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尽量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走进博物馆。

  他强调,中小学校将参观博物馆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可根据需要可列入必修课,将到博物馆参观或活动计入课时。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助推中小学素质教育发展,共同为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