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没多久,中国买家“豪掷”10亿人民币购得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 作品的新闻又再次将国人超强的购买力推上舆论的巅峰。
这幅创作于1912年的肖像画作《阿黛尔2号》的上一位藏家是美国的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2006年奥普拉为了从佳士得拿下这件作品,也是不惜血本花费了6亿多人民币。
近年来,中国企业家在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一道最抢眼的风景线。
尽管全球经济放缓,但是中国藏家依旧出手不凡,这其中折射出中国经济的内在潜力。中国作为“金砖国家”之一,依然被视为对世界经济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而第三届今日文献展正是在探讨金砖国家的发展之路,具体涉及到国家如何崛起、现代化进程以及这些国家在全球资本主义扩张的背景下如何保持另类的现代性等问题。
新春第三届文献展的第一场公共对谈【混杂性与艺术新地带】将引领大家关注热点之下常被忽略的“真相”。
【混杂性与艺术新地带】
黄笃、卢征远、胡庆雁
黄笃
当金砖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崛起,在《旧欧洲 新欧洲 核心欧洲》一书中被熟知的观点“在亚洲,人们为世界劳动;在阿拉伯,人们为世界祈祷;在非洲,人们为世界受苦;在美国,人们为世界武装自己;在欧洲,人们则为世界商讨大计。”这样的权利秩序是否依然稳固?
许多欧美超级画廊和高品质的艺博会已经进驻亚洲。但是,我们要两面性的去看待这种现象。它们的确给亚洲带来了高质量的艺术作品和全球性的眼光;同时它们也带有一种支配性的话语,是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逻辑来审视发展中国家的艺术。
卢征远
关于新,或许没有新,因为去掉表面,本质一直没有变过;或许所有都是新的,因为每刻都不再重来。
胡庆雁
艺术当中的新可能更是革新,至少是创新。所以未必需要像新潮流一样,更新换代那么快。新问题远比新样式来的困难和曲折,革新远不是花样文章。批评家,策展人,画廊及收藏家总是喜欢新的作品和艺术。
如果艺术家投入到这个大家期许的无休止的求新之路,就要不断地更新每一件作品。可退远来看,我们未必需要过多的“新样式”。我觉得可能应该对“新”保持警惕或者保持一定的距离。
时间:下午2点至4点,2017年2月18日
地点:今日美术馆1号馆2层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