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教育 >

【讲座预告】“艺术与文化”系列讲座之当代中国学术史

2017-02-22 10:34:36 

  第一讲  当代中国学术史  第二讲  当代中国知识人

  主讲人:马    勇

  主持人:葛玉君

  时    间:2月22日(周三) 14:30—17:00

  2月23日(周四) 14:30—17:00

  地    点:研究生院“博雅报告厅” (北区15号楼三层311室,14号楼出电梯左拐)

  丨内容简介

  作为近代史权威学者,马勇先生研究范围涵盖中国学术史及儒家经学、中国现代化史、中国文明史,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考察,他希望能从历史学视角为当代中国学术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叙事框架。

  丨主讲人简介

  马勇,1956年1月生,安徽濉溪人。1983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历史系,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同年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中国近代史的权威学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安徽大学等兼职教授,东海大学客座教授等。研究范围涵盖中国学术史及儒家经学、近代中国文化、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化史、中国文明史。

  所著《汉代春秋学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199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青年优秀成果专著类二等奖;《梁漱溟评传》(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1992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政治理论读物一等奖,1995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青年优秀成果专家提名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副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一等奖、第六届国家图书奖、郭沫若历史学奖等;《从维新运动到义和团》(《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获新闻出版总署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工程奖、中国社会科学院成果奖及第七届国家图书奖等。

  主要著作除前列还有:

  1.《中国儒学》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

  2.《超越革命与改良》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

  3.《中国文明通论》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4.《“新知识”背后:近代中国读书人》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5.《重寻近代中国》

  北京:线装书局,2014

  历年论文百余篇,主要有:

  1.《辛亥后帝制复辟思潮平析》

  《二十一世纪》(香港),1991年第7期

  2.《辛亥后尊孔思潮评议》

  《安徽史学》,1992年第2期

  3.《黄老学与汉初社会》

  《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

  4.《严复晚年思想演变之重估》

  《哲学研究》,1992年第4期

  5.《辛亥革命后复辟思潮的文化审视》

  《南京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6.《李斯的思想品格与秦文化政策的得失》

  《齐鲁学刊》,1992年第5期

  7.《公孙弘与儒学中兴》

  《大陆杂志》(台北)第85卷第3期,1992年9月

  8.《清政府对百日维新的检讨与反省》

  《人文杂志》,1993年第1期

  9.《民族主义与戊戌维新》

  《江汉论坛》,1993年第6期

  10.《甲午战败与中国精英阶层的激进与困厄》

  《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6期

  11.《孙黄理念之差异》

  《黄兴研究文集》(《近代史研究》增刊),1994年

  12.《辛亥革命:现代化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

  《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1期

  13.《梁启超辛亥前后思想变化的实质与表象》

  《东岳论丛》,1996年第3期

  14.《五十年来的抗战时期思想文化研究》

  《抗日战争研究》,1999年第3期

  15.《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人物研究》

  《近代史研究》,1999年5期

  16.《袁世凯帝制自为的心路历程》

  《学术界》,2004年第2期

  17.《辛亥后尊孔读经思潮平议——以严复为中心》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8.《从废八股到改科举:以1898年的争论为中心》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9.《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试论<时务报>内讧》

  《安徽史学》,2006年第1期

  20.《怎样化解我们的文化民族主义情结》

  《史学月刊》,2006年第7期

  21.《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3期

  22.《绕不开的“时代精神”》

  《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

  23.《宗藩体制解体与东北亚乱局》

  《安徽史学》,2008年第1期

  24.《清末官绅对明治维新的认知》,(韩国)建国日本文化言语学会《日本文化言语研究》第4辑

  25.《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以“挽留蔡元培”为中心》

  《史林》,2009年第6期

  26.《东南互保时期的郑观应》

  《晋阳学刊》,2010年第2期

  27.《梁启超与时务学堂再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5期

  28.《重构五四记忆:从林纾方面进行探讨》

  《安徽史学》,2011年第1期

  29.《湖南时务学堂内外冲突平议》

  《晋阳学刊》,2011年第2期

  30.《重写晚清史》

  《安徽史学》,2011年第3期

  31.《袁世凯罢官归隐说》

  《史学集刊》,2011年第4期

  32.《新知识背后:以京师大学堂创建为中心的探讨》

  《安徽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33.《从革命到反革命:刘师培心路历程》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34.《辛亥大牌局中的段祺瑞》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35.《“自媒体时代”的历史研究和史学表达》

  《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

  36.《李燮和与上海光复》

  《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37.《从昌言改革到反对革命:对晚清皇族的一个分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38.《近代中国外交孤立主义由来》

  《历史教学》,2012年第11期

  39.《从君宪到共和:袁世凯的一段心路历程》

  《安徽史学》,2012年第3期

  40.《正当与失当:清末铁路干线国有化政策再检讨》

  《史林》,2012年第3期

  41.《严复寻找富强思想再检讨》

  《闽江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42.《王爷纷争与义和团战争起源》

  《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43.《蒋梦麟离开北大解》

  《晋阳学刊》,2012年第5期

  44.《重绘“民国前半程”历史轨迹》

  《江淮文史》,2012年第5期

  45.《五口通商与中国社会转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年第一期

  46.《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两大主题——外国资本和中国资产阶级》,《历史教学》,2013年第二期

  47.《新文化史在中国:过去、现在与未来》

  《史学理论研究》,2013年第一期

  48.《康有为“衣带诏”缘起及演变》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二期

  49.《甲午战争经验与教训》

  《历史教学》,2013年第五期

  50.《由内政而外交:重评义和团战争的一个视角》

  《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第六期

  51.《林纾与新文学运动》

  《闽江学院学报》,2013年第三期

  52.《胶州湾事件:缘起、交涉及症结》

  《华东师大学报》,2013年第四期

  53.《孙中山革命思想起源:一个政治史的解读》

  《安徽史学》,2014年第一期

  54.《甲午前清政府“朝鲜方略”再检讨》

  《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第六期

  55.《回顾与前瞻:中国现代化史研究的重启、推进和深化》《河北学刊》,2015年第一期

  56.《“朝鲜内政改革”:甲午战争的起点》

  《历史教学》,2015年第八期

  57.《现代化起点:以资本主义萌芽为中心的讨论》

  《文化学刊》,2015年第四期

  58.《抗战中的知识分子》

  《贵州文史丛刊》,2015年第二期

  59.《抗战与民族国家重构》

  《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七期

  60.《抗战与“儒家思想新开展”——以贺麟为中心的讨论》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第四期

  61.《抗战:中国复兴枢纽》

  《历史教学》,2015年10月上半月刊

  62.《“革命叙事”中的洋务:1978年前》

  《安徽史学》,2015年第六期

  63.《评江勇振<日正当中·1917-1927>》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90期,

  2015年12月

  64.《中国之命运:基于思想史的解读》

  《北京党史》,2016年第二期

  65.《革命与“革命叙事”》

  《史学史研究》,2016年第一期

  66.《老辈史家对近代中国历史叙事的调整》

  《兰州学刊》,2016年第三期

  67.《学科渗透与历史学的本质》

  《史学理论研究》,2016年第三期

  68.《义和团运动与二十世纪中国》,《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9月

  69.《“递刀者”?以张厚载、林纾为中心的所谓新旧冲突》

  《安徽史学》,2016年第五期

  70.《蒋廷黻:学术史上的失踪者》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秋季号,2016年10月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