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 历史 >

南滨河路的金中都旧址

2017-01-22 14:17:16 
副标题#e#

南滨河路的金中都旧址

▲当年金中都宫城所在区域

南滨河路的金中都旧址

滨河公园内,金宫殿遗址上建起的北京建都纪念阙。

南滨河路的金中都旧址

滨河公园内金代特色的雕塑:铜坐龙

如今的南滨河路是西南二环周边的一条重要通道,它北起广安门桥,南至菜户营桥。不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南滨河路只到白纸坊桥,而且路况并不好。路西侧是厂房和民宅,路东侧是高于马路的土坡路,土坡上错落着些无序的低矮建筑,显得有些荒凉。

但再往前追溯一千多年,南滨河路却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道路。1153年,金朝在此建设都城,称为金中都,南滨河路一带正是金中都皇城的中轴线。金中都被蒙古大军烧毁后,金中都的遗迹湮灭在岁月中,如今通过考古学家们的努力,在南滨河路东侧不远处建起了滨河公园,公园内金中都宫殿遗址上还建有建都纪念阙,以此纪念从金中都开始,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

南滨河路是金中都中轴线

北京建城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1911-2013)在《北平历史地理》一书中,记载了北京建城的各个历史阶段。

北京建城最初名曰“蓟”,它是周朝时分封的一座都城。自秦汉、魏晋以来,蓟城一直是北方的重镇,历代为兵家镇守。隋朝时期,以蓟城为涿郡治所,唐朝统称幽州。936年,契丹占据幽州,938年改国号为“大辽”,升幽州为陪都,号南京,又称燕京。1125年,金攻陷大辽的南京,1151年,金迁都南京,1153年,改南京为中都,这是北京建都之始。元朝时,在金中都东北郊外创建新城,即元大都。明朝改建大都,始称北京。清朝继续建都北京,直到封建王朝的最后结束。

有着三千余年历史的蓟城是如今北京城的前身,而广安门一带更是与当年北京建城历史有着密切联系。根据郦道元《水经注》的记载,对照历史上北京河湖水系的位置以及考古发现,当时蓟城的位置正是原宣武区广安门一带。如今广安门外的滨河公园内建有北京建城纪念柱。柱上刻文:“北京城区,肇始斯地,其时唯周,其名曰蓟。”滨河公园内的纪念柱前建有《北京建城记》碑,碑文正是侯仁之先生撰写。

《北京街巷图志》一书也对北京建城的历史有考证:“北京建城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城址在北京房山琉璃河董家林,后迁至广安门一带。”

金朝在此建设都城后,北京也得以快速发展。1152年金主完颜亮定都燕京(南京),同年将都城从东、西、南三面向外扩展,1153年工程完成,正式定为国都,称金中都。城内置六十二坊,皇城略居全城中心,前朝后市,街如棋盘。

196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外郭城城垣、宫城、宫殿和街道等遗迹进行了勘测。金中都外郭城东、西、南各开3个城门,北城垣据《金史》记载有4个城门,总计13个城门。根据资料记载,金中都宫城位于全城的中央,平面呈长方形。现在由广安门往南的南滨河路,正是当年金中都的中轴线,大安殿(相当于紫禁城的太和殿)原址就在南滨河路上。1990年,在兴建“西厢道路工程”时,曾在白纸坊桥北边发掘出金代皇宫大安殿遗址。

公元1214年,在蒙古人进攻之下,金王朝被迫迁到汴京(开封),蒙古人将金中都的城池宫殿付之一炬,中都城成了废城。元代统治者开始在金中都的东北角,修建新的都城。金中都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很短,又经过战乱,金中都的建筑在地面存在的已经不多。

有趣的是,1151年,金朝统治者海陵王完颜亮下令迁都燕京,派人按北宋汴京(开封)制度增扩燕城,遂改名为中都。此时的汴京,由于商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坊墙被拆除,已形成开放型街市。所以,金中都的街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辽南京即唐幽州的旧街巷,当时坊墙在逐渐拆除中;另一部分属扩建后形成的开放式新街巷。这种格局,对元大都的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元大都最终被建成为一座以开放式街巷为特色的都城,马可·波罗曾称赞它为“世人布置之良,诚无逾于此者”。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