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花园里的连理柏
古华轩门口的古华楸
英华殿石碑上乾隆题的菩提树诗
故宫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群。它不但以巍峨壮丽、金碧辉煌的宫殿古建和馆藏丰厚的珍宝文物享誉世界,而且故宫内的“活文物”——古树名木,也因树龄古老、姿态奇绝而备受关注。
明清时期,故宫有四大花园:御花园、建福宫花园、慈宁宫花园以及乾隆花园,民国时期建福宫花园被大火焚毁。如今,故宫的古树名木,大多都集中在剩下的三个花园里。这些古树背后留下了诸多传奇的故事。
御花园里的“连理柏”
御花园里的古建精巧,花木扶疏,奇石假山玲珑剔透,犹如人间仙境。园内的古柏很多,而且大多是桧柏。因桧柏成树后,姿态古朴虬蟠,为皇家园林所青睐。
御花园内最著名的一棵古柏是位于天一门内久负盛名的“连理柏”,它为清乾隆年间种植。这棵“连理柏”是由两棵古柏组成,双柏的主干跨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双干相对倾斜生长,上部相交缠绕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冠。而且树干相交的部位已融为一体,成为一棵树。人们历来视树木的连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脍炙人口的佳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因此这棵树倍受帝后们的喜欢,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曾在“连理柏”前照过合影。如今,很多游览故宫的情侣们,都会在“连理柏”前留念。
在“连理柏”上还有一绝妙景观:从树的北边看,树上西侧的一个大枝,其扭曲处很像一只猴头。这棵连理柏是乾隆皇帝受意所植,其双柏的连理也是经人工整形而致。而有趣的是,在天一门正南的大铜鼎前,也有两棵古柏,它们相对倾斜向上的两个大枯枝远看仿佛相交,不过近看其实并未相交。另外,在故宫东部的景福宫里,南北两个月亮门前各有一棵清乾隆年间的“连理柏”,这两棵“连理柏”分别和月亮门融为一体,成为独特的景观。
御花园内其他的古柏大都植于明代,距今四五百年。其中名柏有摛藻堂旁有“遮荫侯柏”,相传它也曾随清乾隆皇帝下过江南,并为其遮荫。乾隆在《古柏行》中诗云:“摛藻堂边一株柏,根盘大地枝擎天。八千春秋仅传说,阙寿少言四百年”。万春亭北有古藤缠古柏的“驼峰柏”,这棵驼峰柏也是一棵连理柏,为明代所植,但双柏早已枯死。在双柏的北侧种植一棵古藤,这棵古藤已三百多年,是北京最古老的古藤之一。古藤的枝干爬满双柏的巨冠,在夏秋时节绿叶满树,远远望去,整个树冠很像骆驼的双峰。万春亭西有“凤凰柏”,园北的延晖阁旁有“大肚罗汉柏”,园西边从南到北一字排开,矗立着18棵“十八罗汉柏”。这些古柏棵棵都雄伟壮观,气宇非凡。
御花园的坤宁门前有两棵明代的古楸树,在春季紫花盛开时节,分外绚丽。园东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棵巨大的龙爪槐,尤其是东边的一棵,是北京的“龙爪槐之最”,其主干周长达3米,它的数条大干沿水平方向弯曲伸延,如巨龙飞舞。无数的小枝下垂如钩,似虬爪拿空。此槐的姿态奇绝、情趣盎然,人称为“蟠龙槐”。园东北的堆秀山上高耸着一棵清乾隆年间白皮松“堆秀松”,此松遍身银白,树姿挺拔,它与周围的假山、方亭等搭配的相得益彰,自成一景。
在天一门里的钦安殿前也有两棵清代白皮松,其中东侧的一棵名“卧龙松”。园东部降雪轩前的平台上有一棵清代的太平花,为北京的“太平花之最”,太平花象征有“天下太平”之意。园西南的两棵清代龙枣为“北京的龙枣”之最。园中的牡丹、玉兰等,都是宫中的奇花异木。
古华轩因古楸树而得名
乾隆花园里有百余棵古树,有古楸、古柏、古松、古槐以及丁香等。这些古木中,尤以古华轩前的“古华楸”名气最大。它在明朝嘉靖年间种植,距今已四百多年。
楸树因其花呈紫红色,有“紫气东来”之寓意,一直被道教视为“仙木”,并在道观中广泛种植楸树。而嘉靖皇帝崇信道教,因此,他下旨在宫内广植楸树。乾隆花园的古华轩正是乾隆皇帝下旨为宫内的古楸树“古华揪”而修建,乾隆还为“古华楸”写有楹联一幅和题匾诗四首。楹联为“清风明月无尽藏,长楸古柏是佳朋”。题匾诗之一云“树植轩之前,轩构树之后。树古不记年,少言百岁久……”对联和匾额诗至今悬挂在门前和轩内。
古华楸高矗在古华轩的门西侧,它的主干向东倾斜,如今已用一根长长的铁管支撑起来,正好和古华轩融成一景。在古华轩的西侧假山石上,也挺立着两棵古楸树,它们比古华楸还粗大。
园中一殿院内有一棵清乾隆年间种植的白丁香,高达二层阁楼,是北京的“古丁香之最”。宁寿宫的门里东西各有古松9棵,被称为“十八罗汉松”,其中以“迎客松”和“矬松”为最。
慈宁宫花园里也有百余棵古树,花园门内的两棵明代古银杏是北京市区内最古老的银杏。院内的紫、白玉兰是慈禧心爱之物,咸丰皇帝曾给园内咸茗馆前的玉兰题诗云:“咸茗馆前三月半,紫云白雪玉玲珑……”
故宫建福宫花园建于乾隆年间,以牡丹和古松著称,在延春阁殿前是一大片牡丹。春天是牡丹盛开的时节,姹紫嫣红,满园春色,那时,帝后们不但携皇子、公主们前来游玩,也赐请皇亲国戚、文武百官来园观赏。在建福宫内有一清澈湖水,湖南岸有一古松,古松倒影在湖水内,故名“一泉松”。可惜花园在民国时被大火焚毁。
在故宫的其他地方,也有很多古树名木。因自周代起,我国的皇宫里就开始种植吉祥昌瑞的槐树,故槐树又有“宫槐”之称,所以故宫里古槐很多,最著名的是武英殿断虹桥畔的18棵元代“紫禁十八槐”。据《旧都文物略》记“桥北地广数亩,有古槐十八,排列成荫,颇饶兴致”。因在宫内到处是宫殿房屋,而这里是难得的一块有自然野趣的开阔地,尤其到盛夏,满眼青翠,宫里的人们来到绿冠如荫的古槐下。在明清两代,王公大臣们出人西华门都要路过十八槐,慈禧去颐和园来回也路过这里。
英华殿种有菩提树
故宫的英华殿是宫内从事佛事活动的主要地方,所以这里植有两棵明代的佛门圣树“菩提树”(它们也是北京的“古菩提树之最”)。这两棵树相传为明万历皇帝生母慈圣李太后(即京剧《二进宫》中的李艳妃李娘娘)所植,其中碑亭东边的一棵,因在弯曲的横干上,又向上生长着九个大枝,故名叫“九莲菩提树”。
李太后在宫中好佛事是出名的,她把自己比喻为“九莲菩萨”的化身,经常到“九莲菩提树”下祈福祷告。据《清宫述闻》载“明代英华殿,有菩提树二,慈圣李太后手植也。高二丈,枝干婆娑,下垂着地,盛夏开花,作金黄色,子不于花羝生,而缀于背。深秋叶下,飘扬永巷……”在《天启宫词》中有句“依殿荫森奇双树,明珠万颗映花黄。九莲菩萨仙游远,玉带王公坐晚凉”。乾隆皇帝写有《英华殿菩提树诗》,并刻在碑上立于殿内,今诗碑仍在。后来,乾隆皇帝又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写下《英华殿菩提树歌》。
海棠和梨花等是宫中的名卉。在妃嫔们居住的西六宫之一——永寿宫海棠院内,还有两棵清代的海棠。每年春天,海棠花盛开时,满树粉红。海棠是我国名贵的花木,和玉兰、牡丹、桂花有“玉堂富贵”之称,乾隆曾写有“御制海棠诗”。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梨花院有两棵明代梨树,春天梨花盛开,如玉砌冰雕、洁白如雪。承乾宫在清初为顺治爱妃董鄂妃的住所,梨花为董鄂妃心爱之物。承乾宫的梨花也会使人想起《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因黛玉葬的就是梨花。
以上所述,只是故宫内古树名木的一部分。它们大多种植于明清两代,但至今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尤其是宫内的古柏群和散株古柏遍布各殿,把故宫点缀得古香古色。又因它们是有生命的机体,也给故宫增加了神秘色彩。这些“活的文物”和故宫里的宫殿、珍宝文物一样,也是“国之瑰宝”。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